菲律宾最后一刻怕了,8月25日晚上,仁爱礁附近50海里区域,菲律宾多艘巡逻舰艇,已经全部撤离,开始都返回巴拉望岛港口。 菲律宾方面组织了好几艘海警船和公务船,浩浩荡荡地向仁爱礁方向开去,他们对外说是要给停在那里的“马德雷山号”破船送补给,这支船队中包括了菲律宾最大的海警船“梅尔乔拉·阿基诺号”,看起来阵仗不小。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第二天晚上9点左右,这些菲律宾船只还没到达目的地,在距离仁爱礁大约50海里的地方,突然全部调转船头,返回了巴拉望岛的港口。 这就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兴师动众地出发,却又临时改变主意呢? 1999年,菲律宾海军登陆舰“马德雷山号”以船底漏水为托词,蓄意搁浅于仁爱礁,岁月流转,这艘船已在礁盘上停泊24载,如今锈迹斑斑、破败不堪,尽显沧桑之态。 这些年来,菲律宾时不时地就要往这艘破船上送补给,表面上说是为了维持船上人员的生存,实际上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明自己对仁爱礁的“控制”。 不过,中国方面对此态度很明确:仁爱礁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出于人道主义可以允许你们送点生活必需品,但想借此搞什么小动作,那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每次菲律宾船只前往仁爱礁,中国海警都会密切关注,有分析认为,这次菲律宾船只之所以中途返航,很可能是因为发现中国海警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自知占不到什么便宜,就主动撤了。 说到底,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在这片海域一直保持着克製和负责任的态度,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又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南海是周边国家共同的家园,各方需要携手合作来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这一立场始终未变。 对中国而言,与菲律宾相向而行、共同维护南海稳定是最符合双方利益的选择,南海问题虽然复杂,但中国对仁爱礁的主权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这一点毋庸置疑,菲律宾那艘旧船在仁爱礁非法"坐滩"20多年,这种小动作无法改变仁爱礁属于中国的事实。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既坚持原则又保持克制,允许菲律宾运送生活物资是出于人道考虑,但坚决阻止其运送建筑材料,这体现了维护主权的决心,南海各国本是邻居,应当和睦相处。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为了促进地区合作共赢,这才是正道,虽然偶有小摩擦,但只要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精神,问题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作为普通中国人,我们坚定支持国家捍卫主权与领土完整,同时,我们殷切期盼南海能长久维持和平稳定。毕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契合各方利益的康庄大道。
凌晨三点的仁爱礁暗潮汹涌!菲律宾把最大海警船和44米小艇全开着大灯冲过来,
【10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