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摄于二战时期法国,一家三口从德国占领区逃难到维希政府的自由区。当时,法国维希政府还控制着五分之二的法国领土及海外领地。德国占领法国北部后,法国人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温饱问题成为了民众面临的严峻挑战,许多老百姓举家逃难跑到南方。 照片上是年轻的父亲为找到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而开心地整理着杂乱的床铺,小男孩母亲正在给他擦去脸上的灰尘。在这间明显是阁楼的小房间里,他们是放松的、快乐的,然而快乐又是暂时的。他们还必须为明天的面包而发愁,他们的生活不再甜蜜,因为几乎所有的糖都被德国人拿走了。 德国占领法国北部后,将其纳入战争机器,进行了大肆掠夺。法国是西欧第一大农业国,大量农产品被德国强行征收或低价买走。占领区内生产的72.5%的小麦、100%的食糖、87%的黄油、64.6%的牛肉都被德国弄走,自由区也有一定比例的农产品被运走。 为了不使国民饿死,政府实行食物定量配给,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和年龄等因素分配食品券,民众凭券购买基本生活物资,如面包、肉类、奶制品等,但量少质差。 法国民众自己也努力增加农业生产,开垦荒地、种植蔬菜等,城市中的公园空地都成了莱地,一些家庭还饲养家禽家畜以获取额外食物。 由于官方配给难以满足需求,黑市应运而生,人们通过非法交易获取食物等物资,价格往往数倍于正常水平,社会不稳定,暴力罪案飙升。 虽然生活极其艰苦,但是,暂时避开前线直接的血腥厮杀,与家人在一起,这种“苟安”本身已经给他们一家三口带来一种庆幸感。然而,这种“安全”是极其脆弱和不稳定的,时刻可能被打破。 人类有一种惊人的能力,就是在最黑暗的环境中寻找并放大微小的快乐和希望。可能是孩子的一个笑容,夫妻间的一句鼓励,邻居的一次善意帮助,或者是共同对战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瞬间的光芒,足以支撑他们度过许多艰难的时刻。 过往的历史真相往往是:人们在深渊中尽力抓住每一丝光亮,但这些光亮的存在,并不能改变深渊本身的黑暗。还好,经过漫长的努力,总有那么一束光最终还是彻底地照亮了黑暗的世界。
拜仁慕尼黑对卢克曼的正式报价已得到确认,租借加选择性买断,总计2800万欧,但是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