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仁明1987年11月14日在对越防御作战中英勇牺牲,被师党委批准追记二等功。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四十师第四团特务连班长。 这个从河北农村走出的青年,骨子里刻着坚韧。三岁丧父的他早早懂事,母亲用单薄的身躯撑起五口之家。1983年初中毕业那天,他攥着母亲开裂的手说:“娘,儿子要去当兵报国,不能一辈子困在这片黄土地。”泪水在母亲眼眶打转,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军营里的姬仁明总把馒头让给饭量大的新兵,自己啃着凉馍憨笑。就是这个被战友戏称“老黄牛”的汉子,在老山前线却让越军闻风丧胆。 他带领的侦察小组像钉子般楔入A8高地,三个月里十二次抵近侦察,带回的敌军火力点分布图精准到每个机枪射界。 1986年秋,家乡接连传来三封加急电报。姐夫闯进营地时,他正擦拭观测镜:“娘病危了,你再不回去就是不孝!”姬仁明指甲掐进掌心,朝着北方缓缓敬礼:“等打完这仗,我回去给娘赔罪。”那天夜里,他写下血书:“阵地需要眼睛,祖国需要卫士。” A8观察哨是悬在敌人头顶的利剑。不到三十米的距离,能听见越军换岗时的咳嗽声。姬仁明发明了“月光侦察法”,利用上弦月微弱光线,用蒙红布的手电在罐头盒里标注敌军坐标。有次敌军偷袭,他赤膊抡起工兵锹劈退两人,右肋被弹片划破愣是没吭声。 猫耳洞里的日子刻骨铭心。罐头盒栽着的野兰花是他唯一的装饰,每夜枕着枪声入眠。最后一次出任务前,他悄悄把攒下的二十二瓶水果罐头码在坑道里,烟盒背面写着:“留给断粮的兄弟”。 1987年11月14日晨雾弥漫,姬仁明带队渗透时遭遇伏击。为掩护战友转移重要情报,他故意暴露位置引开火力。人们找到他时,发现这位侦察班长面朝北方卧倒,右手还保持着投掷手榴弹的姿势。 老山兰又开花了。当年被他从雷区拖回来的新兵,如今带着儿子站在陵园墓碑前。大理石上永远定格着二十三岁的笑容,就像南疆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权威信源: 1. 《百名英烈事迹展播》(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编撰)
姬仁明1987年11月14日在对越防御作战中英勇牺牲,被师党委批准追记二等功。生
帝王心术
2025-09-01 13:56:14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