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植提议“联金灭辽”本没错,只是北宋太弱。1120年,阿骨打与马植的一段对话,北

史海奇报屋 2025-08-30 11:52:56

马植提议“联金灭辽”本没错,只是北宋太弱。1120年,阿骨打与马植的一段对话,北宋明显底气不足,金国勋贵一切看在眼里。 1111年,童贯出使辽国,路过卢沟,辽国官员马植连夜前来求见,给童贯提出“收复燕云”策略。马植的计划,就是联合正在兴起的女真,南北夹击,实现赵匡胤都没能做到的奇迹。 马植是辽国人,对辽国虚实十分了解,他预测到阿骨打必然起兵,而辽国糟糕的军政体系压根无法阻挡新兴的女真。马植在辽国没得到重视,便希望给北宋献策换取仕途,童贯便将其带回北宋。 女真首领阿骨打还没起兵,马植已经预见未来,宋徽宗很高兴,旋即赐姓赵,取名赵良嗣。为行文方便,以下都用马植,特此说明。 1114年,阿骨打起兵,麾下只有2500余人,却横扫辽国大军。1115年,阿骨打正式称帝,并开始攻打上京、中京、东京,多次成建制消灭辽军主力。 看到金军攻势迅猛,宋徽宗终于采纳马植策略,决定联合金国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从战略角度看,“联金灭辽”并没错,辽国迟早灭亡,乘此机会收复燕云地区,依托燕山、长城设防,方才能保住中原。 马植的策略没啥问题,北宋许多官员都认可,可惜北宋太虚弱。北宋的虚弱不只是军事上,而是整个朝廷,与金国谈判时缺乏底气,后来靖康之变也就不难理解了。 1120年,马植跟着马政等官员北上,渡海与金国联系,正式商议出兵条件。马植对辽国很熟悉,提出的燕京地区包括平州、滦州、营州,还跟原辽国官员高庆裔进行辩论。 金军所向披靡,辽军连战连败,但阿骨打并不是特别了解燕京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更不知道平州、滦州、营州地位的重要。如此,阿骨打同意交还马植口中的燕京地区。 阿骨打交还燕京与云州的理由是:契丹已经被我们打败,这里全部都是我们的,只是考虑到燕京此前属于南朝,故而特此交还。云州地区,我们更加没兴趣,只是为了追击天祚帝,暂时来几天,达到目标就回去,也交给南朝。 把原来给辽国岁币50万两转交给金国,就得到北宋花了一百多年都没能拿下的燕云十六州,这绝对是一笔值得交易的买卖。但是,北宋使者旋即暴露出了北宋的虚弱,缺乏底气,让金国勋贵们笑不起。 阿骨打这么爽快,马植等北宋使者很开心,却总感觉这份礼物来的太意外,太过惊喜。马植等北宋官员的疑问是:“议约既成,只是不可与契丹议讲和。”啥意思呢?不能单方面与契丹议和。 这就有意思了,马政、马植、马扩等使者这次北上时,辽军主力已经基本被阿骨打消灭,金军正在云州追击天祚帝。可以说,金国灭亡辽国只是时间问题,凭什么跟辽国议和? 北宋官员担心阿骨打议和,无非就是宋军打不赢辽国,一旦金军退出战斗,北宋就是被虐菜的感觉。听到北宋使者这么一说,阿骨打赶紧安慰他们:就算要议和,也要让契丹交出燕京、云州,这是前提。 阿骨打明确告诉北宋官员:你们放心好了,答应给你们的燕京、云州,绝对可以兑现,就算我们跟契丹议和,也要让他们把燕云让出来。如此,马政、马植等北宋使者,这才回来。 北宋使者此番言论,暴露出了北宋的虚弱,完颜宗翰的勋贵看在眼里,他们瞧不起北宋。2年后,马植等官员再次来金国大营,继续商讨云州问题,并请求金军帮忙收复燕京。 1122年,童贯的20万大军惨败,不敌“北辽”的2万人马,只好请求阿骨打帮忙,让金军来收复燕京。此时,北辽的萧普贤女也派使者来议和,希望金国能给一条活路。 也许是对局势有了进一步了解,阿骨打同意交还燕京、云州,但辽国的燕京不包括平州、滦州、营州,故而这几个地方不能给北宋。马植据理力争,一定要拿下燕云,并援引上一次协议,希望金国遵守。 看到马植非要得到平州、滦州、营州,阿骨打指着门外的北辽使者对着马植等北宋官员说:契丹的使者还在等待,他们说打不赢金军,击败宋军绰绰有余,你们看着办。 阿骨打这么一说,北宋使者就没了底气,一旦阿骨打退出战斗,辽国的残兵败将足以消灭宋军北伐部队,甚至反攻中原。如此,北宋只能继续妥协,被金国牵着鼻子走,谁让自己实力不行呢。 收复燕云没错,联合金国作战也没错,只是北宋太弱。且不说军事上战败,就算谈判都缺乏底气,后面的靖康之变,也就不可避免了。

0 阅读:22

猜你喜欢

史海奇报屋

史海奇报屋

屋内奇报,历史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