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役结论至今仍不明确:彭总拒绝韩先楚打砥平里,到底错了吗 “韩先楚同志,你的

静窗含月 2025-08-29 03:19:40

这场战役结论至今仍不明确:彭总拒绝韩先楚打砥平里,到底错了吗 “韩先楚同志,你的意见我听到了,可时间紧,先打横城。”——1951年1月31日19时,汉江北岸前线指挥所内,彭德怀一句略带疲惫的低声交代,迅速定下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的主攻方向。风钻进帐篷,昏黄的马灯摇晃,谁都没料到,几句简短的争论会在后世掀起如此多的战史波澜。 时间拨回半个月前。1月14日,美第8集团军经李奇微整饬后,再次越过三八线,重夺汉城,一路压向志愿军防线。38军、50军被安排在西线,用“钉子”战术钉住美2师,吸走敌人主力与注意力;东线则由邓华调集39军、40军、42军、66军,外加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团,准备寻隙穿插。志愿军此时兵力疲惫,弹药紧张,但士气仍在高点。此前韩先楚指挥38军、42军在第二次战役中截断联合国军退路的那一招,让西线官兵对“旋风司令”充满信任。 来到1月下旬,情况突生变化。东线南朝鲜第8师与第3师在横城暴露侧翼;西线砥平里,美2师23团、法营、英炮兵等约5个营却显得孤拎拎。韩先楚认为,砥平里是李奇微全线压迫的中枢节点,一旦拿下,美军东西两路既失补给线又失心理支撑,整体突击链条将被强行折断。他给彭德怀做简报时,用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砥平里就是美军的‘活门’。六十小时关不掉,他们根本喘不过气。” 另一侧,邓华坚持先取横城。他的理由同样扎实:南朝鲜军火力薄弱、训练不足,只要志愿军快打快撤,就能以最小代价清空正面,进而牵制美军增援速度;而砥平里地形狭长、四周开阔,美军炮兵阵地立体展开后,志愿军轻步兵必须在裸地上强攻,风险过高。一旦久攻不下,反而会让主力陷入被围。 究竟谁更接近事实?先看砥平里的客观条件。那里恰是平康—原州公路与数条山地便道的交汇处,四面起伏却不高,炮兵很容易取得射界。美方除23团外,还能调用空中十二架战术支援机保持轮番压制。志愿军若要突进,需从北山麓或西南洼地打开缺口,这意味着至少一昼夜摸黑接近,白天再顶着火网拼命冲沟。情报显示,美军每小时即可接收200吨补给,空中投放和摩托化运输结合,火炮、机枪、照明弹样样不断。 再看横城。南朝鲜军仓促布防,多是浅地堡和交通壕,20公里正面摊开两万人,火炮仅有少量山炮和迫击炮。志愿军只需夜行15公里即可抵达接敌位置,山林可遮掩接近,后续增援慢,敌方炮兵指挥与空军协调也明显薄弱。 兵力调配成了核心。志愿军在前线可直接机动的部队不足七个师,不可能同时吃掉两股敌人。若按韩案,需把42军主力从东线西调,留下的40军和66军力量乏力,很难封锁南朝鲜军救援通道。若按邓案,四十多个团只需兵分两路即可完成围歼,“软杮子先捏碎”符合兵力经济原则。彭德怀权衡后,拍板横城。 2月1日至2日凌晨,志愿军突然出击,横城以西阵地南朝鲜第8师猝不及防,两个团在夜战中出现慌乱,阵线溃散。至2月3日拂晓,第8师师部被迫放火销毁文电,残部退至原州,实际损失近七千。志愿军共歼敌一万二,己方付出四千余伤亡,邓华向彭德怀打电报:“任务已终,准备转头砥平里。” 然而战机已失。横城战役结束时,美军空中侦察机已发现东线异常集结,23团紧急压缩防线,重炮绕城布置环形阵地,同时法营增派反坦克炮,步兵火力成倍提高。志愿军在连续夜战后体力锐减,再度合围时,只能采用迂回分割的老套路,却被照明弹照得毫无隐蔽。连续两昼夜进攻,损失过千,23团竟仅减员七百。美空降补给与第1骑兵师的装甲增援赶到,志愿军被迫在2月8日夜色中脱离接触。第四次战役自此由攻转守。 韩先楚后来说:“砥平里若早一天动手,志愿军不会留给敌人缓口气的机会。”邓华在战后回忆录中没有直接回应,却写了另一句:“力不逮,才去挑弱敌,非主动之选。”两位上将谁也没否定对方,只是站在不同坐标系作了判断。 多年研究者多用“战略眼光与战役节奏之争”来概括这段分歧。韩案着眼“节点击破”,期待一锤定音;邓案注重“杀实力量”,循序削弱。两条思路都在历史上证明过可行,一次成败难分高下。更何况,第四次战役的全局矛盾不仅仅是攻哪个目标,更在后勤短板和装备悬殊。即便砥平里被拔掉,志愿军也未必能够立刻南推,因为纵深补给差距仍在。 值得一提的是,李奇微总结此役时专门用“错失战略机遇”形容志愿军未能奏效的砥平里合围;而美军内部文件则把横城视为“重大挫败”,承认南朝鲜军在那之后至少三周无法执行攻势任务。两个评价放在一起,恰好说明:志愿军其实打痛了敌人,但也没把握住可能翻盘的缝隙。 所以,彭总当时的选择到底错了吗?以今天掌握的档案判断,很难得出绝对结论。如果掷地要一个答案,只能说:那是一次在“不足装备”与“有限时间”里,用最实用方案换得阶段胜利的决定;但同时,也让另一条或许更震撼的道路永远停留在假设里。战场就是这样残酷——只允许做一次选择,再无重来机会。

0 阅读:271

评论列表

逍遥客

逍遥客

2
2025-08-29 18:12

先打砥平里很可能打成胶着,拿不下来就会拖死自己

闲来无事

闲来无事

2
2025-08-29 14:51

韩方案其实是最佳选择,韩先楚用兵一生都在惯彻四个字:出其不意!战争永远不会有准备好了一说,只要选择在我,时间地点敌某部,在敌未准备或未想到时发起战役。

猜你喜欢

静窗含月

静窗含月

万事先听他言,一言为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