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品全国都罕见!”湖北宜昌一老农因厂家失信卷款跑路,导致他欠下巨额债务,不料他却从没想过要逃避,坚持还债19年,如今依旧如此,有人也曾劝过他可以跑路,但他说的一句话,却让人无比感到动容! 在湖北宜昌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64岁的陈廷海最近总对着一辆崭新的自卸式货车发呆。这车不是他买的,是镇上几家爱心企业和好心人凑钱送的。 他们知道,老陈那辆跑了十几年的旧货车早该报废,没了车,他收粮还债的活儿就没法干。 要说起这还债的事儿,得从二十年前那个夏天讲起。 老陈打1996年就开始当粮食经纪人,帮乡亲们把粮食收上来卖给厂里,赚点差价。 他这人实在,从不缺斤短两,谁家手头紧想借钱,只要他有就不会拒绝。 村里的杨邦银当年看病差钱,老陈二话不说帮衬,杨志群家里应急,他也随手拿出积蓄。 时间长了,周边四个村的农户都愿意把粮食交给他,连家里的柴草农具都摆得整整齐齐的人,办事让人放心。 2006年的时候,老陈日子过得挺红火。 儿子陈超马上从南开大学毕业,正准备考研,夫妻俩想着再攒点钱,给儿子多些支持。 那年5月,枝江市七星台镇一家油脂厂找过来,说要是把粮食卖给他们,还能有集资分红。老陈琢磨着,这样乡亲们能多赚点,就答应了。 可谁也没料到,7月刚把210户乡亲的百万斤油菜籽送过去,厂里老板就卷着钱跑了。 那天晚上,邻村同行打来电话说老板跑路时,老陈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一早,他和妻子刘志君骑着摩托赶了30公里,到厂里就看见一群人围着吵架,说钱和货都没了。老陈当时就眼前一黑,刘志君直接哭瘫在地上。 那可是105万啊,其中98万是乡亲们的血汗钱,2006年的百万块,比现在值钱多了。 镇上跟他一样被坑的经纪人有一百多个,不少人干脆收拾东西跑了,还有人劝老陈:“又不是你的错,别傻了。” 可老陈不这么想,他跟刘志君说:“我要是跑了,欠的就是良心债,这辈子都还不清。” 夫妻俩把家里的猪、鸡、鸭,连口粮都卖了,凑了点钱,挨家挨户去给乡亲们道歉。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乡亲们没一个上门催债的。 艾心翠本来要去领之前欠的菜籽油,走到半路又折了回去,说老陈以前帮过自己,哪好意思这时候要。 汪林顺直接把老陈夫妻俩推出门,说钱不急,吴开银还安慰他们:“慢慢还,别着急,你们要振作起来。” 从那以后,老陈一家就过上了苦日子。 村里家家都盖了新楼,他们还住在二十年前的三间旧平房里。 老陈一个人种着13亩地,从收割到装车,全是重体力活,刘志君在家种菜养鸡,攒下的鸡蛋一个都舍不得吃,全换成钱。 后来老陈又在枝江的工地上打了一年小工,村委会帮他办了低保,他才借钱买了辆农用车,重新收粮。 那时候没本钱,只能等粮食卖了再给乡亲结账,拉一万斤谷子,也就赚200块运费。 儿子陈超知道家里出事后,放弃了考研,在大连找了份电器销售的工作,每月除了留几百块生活费,其余的钱全寄回家,前后帮着还了10多万。 老陈夫妻俩更省了,除了买日用品和交电费,啥都不买,衣服鞋子全是亲戚送的旧物。 刘志君因为常年哭,视力越来越差,老陈话本来就少,后来变得更沉默,每天除了干活就是琢磨怎么还债。 最困难的时候,老陈一次只能还100块。 2018年底,他把最后一笔旧债还给杨志群时,在小账本上郑重写下“还清”两个字。 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在村口买了瓶枸杞酒,喝着喝着就捂着脸哭了,那是他憋了12年的眼泪。 可旧债刚清,新债又来,这些年拆东墙补西墙,账本上还是有密密麻麻的记录。 这两年,老陈的事被更多人知道了,他先后评上了“宜昌楷模”“湖北好人”“中国好人”,2024年还成了湖北省道德模范,2025年又拿到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宜昌有人专门为他写了首歌叫《信义好人》,还有不认识的市民上门来看他,祝他早日还清债。 2025年7月,老陈的旧货车报废了,他正犯愁,当阳市兴泰养殖公司的李俊俊和望俊奎这些好心人就凑钱买了辆新的自卸式货车。 8月7日那天,钥匙交到老陈手里时,他64岁的手止不住地抖。 现在老陈账本上还剩十三四万欠款,他说有了新车,能拉更多货,争取早点还清。 老陈有时候也会遗憾,觉得对不起儿子,没能让他完成考研的心愿,也觉得欠兄弟姊妹太多,当年他们凑了4万应急,这些年还总送衣物吃食,自己却没能力报答。 可他从不后悔,每次还完一笔钱,跟刘志君相视一笑时,他都觉得值。 现在的老陈,还是每天早出晚归地收粮,新车在乡间小路上跑着,就像他这二十年的日子,虽然苦,却一直朝着有希望的方向走。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8月27日,湖北宜昌一名13岁的男孩在超市排队买单时,前面有人插队男孩并没有理会
【14评论】【1点赞】
持之以恒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