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镜周刊》报道,德国总理默茨正在考虑提名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作为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27 11:31:16

据《明镜周刊》报道,德国总理默茨正在考虑提名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作为 2027 年德国总统大选的候选人。   德国总统这个职位,跟咱们印象里其他国家的总统不一样,它更多是个“象征意义”的国家头儿,手里没多少实权。   平时也就是代表国家露个面,比如接待外国元首、签签已经通过的法律文件,真正管事儿的还是总理和内阁。   而且这总统不是老百姓直接投票选的,是由联邦大会选出来的——这个联邦大会是由联邦议员和各州派来的代表凑一块儿组成的,想当选就得让不同党派的人都愿意支持你,所以候选人一般得是在政坛摸爬滚打多年、声望还不错的人。   而冯德莱恩现在当着欧盟委员会主席,这职位差不多相当于欧盟的“总理”,管着欧盟日常的运作,还有政策制定这些大事。   她2019年第一次当这个主席,2024年又连任了,任期得到2029年才结束。   虽说现在主要精力都放在欧盟那边,但她根儿还在德国——以前在默克尔当总理的时候,她就待在政府里,当过家庭部长、劳工部长,后来还管过国防,是默克尔政府里挺重要的角色,而且她跟默茨一样,都属于基民盟(基督教民主联盟)这个党。   那默茨为啥会想提名她呢?他心里大概有几盘棋要下。一方面,冯德莱恩在欧盟那边名气大、说话有分量。   现在欧洲事儿多,俄乌冲突没停,经济要想着法儿复苏,还得琢磨怎么自己搞防务、别总靠美国,要是冯德莱恩能当上德国总统,德国在欧盟里的话语权肯定能更重些。   默茨上台后一直说要推动欧洲防务自主,还想跟法国搞好关系,提名冯德莱恩,说不定就是想借着她的欧盟背景,把这些事儿推进得顺点儿。   另一方面,俩人毕竟是一个党的,冯德莱恩以前是基民盟的老成员,要是基民盟能推她当总统候选人,说不定能把党内的力量拧到一块儿,减少点内部矛盾。   而且冯德莱恩在欧盟待了这么久,跟欧盟里的各路人物都熟,真提名她,说不定还能从欧盟那边争取到一些间接的支持。   但这儿就有个绕不开的麻烦:冯德莱恩在德国老百姓这儿,口碑其实不算好。前两年有次民调,也就三成多的人觉得她干得还行,过半数的人都不满意。   为啥呢?   可能是她在欧盟搞的一些政策,比如当初应对新冠疫情的时候,有些措施弄得挺乱,还有她对俄罗斯一直持强硬态度,不少德国人觉得这事儿影响了欧洲的能源安全,让家里的取暖费、电费都涨了不少。   另外,她在欧盟管事儿的时候,风格太强势了,有人说她跟“当总统似的”,什么事都想自己拍板,这在讲究“共识”的德国政坛,也招了不少闲话。   还有个更实际的问题:冯德莱恩现在还当着欧盟委员会主席呢,任期到2029年才结束。   要是真想参选德国总统,就得提前把欧盟这活儿辞了——这可不是小事。   她2024年刚连任的时候,还在公开场合说自己对欧盟的热情越来越高,要带着欧盟应对各种挑战,现在要是中途撂挑子,别人肯定会说她“政治投机”,为了自己的位置不管欧盟的事儿,这名声一坏,想当选总统就更难了。   而且,德国总统这职位虽说有面子,但没实权,冯德莱恩现在管着欧盟那么大的摊子,手里有实实在在的权力,从一个实权职位转到一个象征职位,她自己愿不愿意?   到2027年她都68岁了,这个年纪还愿不愿意折腾这事儿,都是个未知数。   再说了,德国总统不是一个党说了就算的,得别的党派也点头才行。基民盟虽然是德国的大党,但想让冯德莱恩当选,还得社民党、绿党、自民党这些党派也支持。   可这些党跟基民盟本来就有不少分歧,要是他们不待见冯德莱恩,或者想推自己党内的人当候选人,肯定会站出来反对。   尤其是冯德莱恩在欧盟搞的那套“对中国去风险”的政策,德国不少做生意的老板都不乐意;   毕竟德国的汽车、机械这些产业,跟中国做买卖能赚不少钱,“去风险”说白了就是少跟中国合作,这直接影响了老板们的生意,他们肯定会给支持的政党施压,不让这些党支持冯德莱恩。   还有欧盟那边的连锁反应也不能忽视。冯德莱恩现在是欧盟的核心人物,这几年搞了不少大事,比如那个“欧洲绿色协议”,要让欧盟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还有支持乌克兰、帮欧盟搞防务一体化这些。   她要是突然走了,欧盟那些政策说不定就断了档,比如绿色协议里的一些补贴政策、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可能就得重新讨论,办事效率肯定受影响,甚至可能让欧盟内部本来就有的矛盾暴露出来,影响整个欧盟的稳定。   默茨自己这边也有压力。他2025年上台当总理后,手里的活儿就没轻松过:德国经济这两年一直没缓过来,不少企业都往外迁,得想办法拉经济;   移民问题也没解决好,不少地方的治安因为移民多了变得复杂,老百姓意见很大;还有能源转型,本来想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结果新能源没跟上,传统能源又不敢多用,弄得两头为难。

0 阅读:0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