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被活埋!”英伟达总裁失控咆哮,H20禁令的万亿赌局曝光!
今年4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华出口英伟达H20芯片实行无限期禁令,表面理由是“防止先进技术被用于威胁国家安全”,但业内普遍认为,这更像是一次政治化操作。
2022 年,美国政府率先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口最先进的 A100 和 H100 芯片,这两款芯片就像 AI 时代的 “发动机”,从大模型训练到超算中心都离不开它们。当时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还多,为了保住这块肥肉,英伟达迅速推出了三款 “降级版” 芯片,H20 就是其中的主力选手。它采用和 H100 相同的架构,但算力被阉割到只有后者的六分之一左右,刚好卡在美国出口管制的 “红线” 上。
2024 年,H20 在中国市场卖得依旧火热,许多科技大厂都下了订单,一年就为英伟达带来上百亿美元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 13% 左右。那些建在贵州、内蒙古的超算中心,原本计划用 H20 来支撑 AI 大模型的推理任务 —— 简单说就是让训练好的 AI 能顺畅回答问题、生成内容。就在行业以为这桩 “各取所需” 的生意能持续下去时,特朗普政府的禁令毫无征兆地来了。
禁令一出,英伟达的财务报表立刻炸了锅。公司在财报里计提了 55 亿美元的损失,用来处理积压的 H20 库存和取消的订单,黄仁勋更是直言潜在损失可能高达 150 亿美元。要知道,为了生产这些芯片,英伟达已经给三星、台积电下了巨额订单,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卡着真金白银。更要命的是,中国客户的需求不会消失,只能转头去找替代品,这意味着英伟达可能永远失去这块曾经占比四分之一的市场。黄仁勋的咆哮里,藏着的是商人对政治干预市场的绝望。
而中国这边,热闹的 AI 产业突然被釜底抽薪。那些等着 H20 到货的互联网公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原本计划好的 AI 服务器部署被迫暂停。有云服务商高管私下抱怨,为了抢最后一批现货,他们甚至愿意加价 30%,但市面上的 H20 早就被分销商们囤起来了。美国政府嘴上说 “防止技术滥用”,但实际效果却是打乱了正常的产业节奏,这说明啥?美国就是在害怕,害怕这芯片在中国用的太广,害怕中国高端科技行业的发展太快!
更戏剧性的还在后面,今年 6 月,特朗普突然和黄仁勋会面,转头就宣布解禁 H20,但附加了个离谱条件:英伟达得把中国市场销售额的 15% 上缴美国政府。这就像拦路抢劫的强盗突然说 “可以过,但得留下买路钱”。英伟达赶紧加订了 30 万片芯片,准备大干一场,可刚出货没几天,中国网信办就找上门来,直指 H20 可能存在 “后门” 和安全漏洞,要求企业暂停采购。一来二去,H20 成了烫手山芋,英伟达只好通知供应商暂停生产,这条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生产线,从开卖到停摆还不到半年。
这场禁令最让人唏嘘的,是它暴露了全球科技产业链的脆弱。英伟达为了合规,把芯片性能一降再降,就这还躲不过美国政策的反复无常。而中国企业虽然损失惨重,却意外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脚步。根据 IDC 的数据,2024 年国产 AI 芯片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 30%,华为昇腾、寒武纪这些本土厂商正在崛起。腾讯就明确表示,未来会更多使用国产推理芯片,百度、阿里也在加大对自研芯片的投入。就像当年马达西奇事件让我们明白航空发动机不能靠买,H20 禁令也让整个行业清醒:核心算力依赖别人,终究要被掐脖子。
现在回头看,黄仁勋说的 “万亿赌局” 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方面,英伟达为了维持技术优势,每年投入上百亿美元研发,中国市场本是收回成本的关键;另一方面,中国 AI 产业正处在爆发期,据测算未来几年算力投资将超过 5000 亿元,谁能主导这个市场,就能在 AI 时代占据先机。美国想用禁令阻止中国前进,却没想到反而把中国企业逼上了自主创新的路。
如今,英伟达正在赶着开发新一代的 B30A 芯片,据说性能要再降 30% 到 50% 才能符合美国的新规定。而中国的芯片厂商已经在 FP8 精度等新技术上取得突破,DeepSeek 等大模型开始专门适配国产芯片。这场由 H20 禁令引发的风波还没结束,但它已经给全世界上了一课:在科技竞争的赛场上,没有永远的合规特供品,只有靠自己造出来的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