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今天(8月24日)发文说:“亲爱的特朗普总统,感谢您对乌克兰独立日的衷心祝贺。我们感谢您对乌克兰人民的美好祝愿,也感谢美国与乌克兰并肩站在一起,捍卫我们最宝贵的东西:独立、自由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相信,通过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结束这场战争,为乌克兰带来真正的和平。”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看似常规却暗流涌动的文字,他公开感谢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对乌克兰独立日的祝福,尤其提到“美国与乌克兰并肩捍卫独立、自由与和平”,最后意味深长地强调“通过共同努力结束战争”。 这段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国际舆论场荡开层层涟漪,要知道,这可是那个曾被特朗普称为“并非心腹之患”的乌克兰,而如今两人竟隔空唱起了合作二重唱! 特朗普的乌克兰政策早已不是秘密,2024年竞选时他就放话“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上任后却迟迟未亮底牌。 如今突然高调祝福乌克兰独立日,背后动机令人玩味。 观察者网援引白宫内部人士透露,特朗普团队近三个月频繁与俄乌双方进行“静默外交”,甚至被欧洲媒体捕捉到美国国务卿与俄方代表在维也纳秘密会晤的踪迹。 这种“双线操作”手法像极了他当年处理朝核问题时的“火与怒”战术,表面张扬施压,暗地疏通渠道。 泽连斯基的回应更是精妙,他特意选用“有保障的和平”而非泛泛而谈的“和平”,这相当于把球踢回给美国,你要如何担保和平?派兵?资金?还是安全协议? 凤凰网国际智库分析指出,乌方此举是在试探特朗普政府是否愿意将口头支持转化为实质性保障,尤其在美军近期悄然向波兰增派3000人的机械部队后,这种试探更具现实意义。 俄方的反应耐人寻味,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同日表示“欢迎任何促成和平的对话”,但紧接着强调“前提是承认新领土现实”。 这种软中带硬的表态,与2022年土耳其斡旋时的立场几乎如出一辙,看似开放,实则划下红线。 央视《环球视线》栏目指出,俄罗斯近期在顿巴斯地区重启大规模无人机袭击,更像是以战促谈的筹码展示。 特朗普的算盘或许比外界想象的更复杂,澎湃新闻注意到,他近期在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集会上突然提及“美国军费应当用于国内边境墙而非海外战争”,这与其对乌示好形成微妙矛盾。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可能在玩一场“预期管理游戏”,对乌表态安抚盟友,对内发言迎合孤立主义者,对俄留出谈判空间,这种三线操作虽风险极高,却符合其惯用的“战略性模糊”套路。 值得关注的是欧洲的焦虑,德国《明镜周刊》披露,法国马克龙和德国总理连续两周与泽连斯基紧急通话,担心美俄“私下交易”架空欧洲安全架构。 这种忧虑其来有自,2019年特朗普曾未经协商突然宣布从叙利亚撤军,导致库尔德武装遭土耳其打击,历史经验表明,当美国选择“单边破局”时,欧洲往往沦为棋盘而非棋手。 泽连斯基的推特或许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与2022年遭遇战、2023年反攻、2024年僵持不同,2025年正在演变为“外交博弈年”。 各方都在寻找既能保全面子又能实际止战的方案,就像一群戴着镣铐的舞者,既要展现姿态又要避免踩踏对方红线。 乌克兰最迫切的需求是安全保证,俄罗斯核心诉求是领土事实合法化,美国则试图用最小成本换取地缘政治得分,这三重目标能否找到交汇点,将决定战争终结的方式是越南式体面撤退还是朝鲜式冻结冲突。 中国始终倡导和平解决争端,主张尊重各国主权与领土完整,正如外交部发言人近期所言:“冷战式阵营对抗只会制造更大危机。 真正可持续的和平需要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既未像西方那样军援乌克兰,也未如俄罗斯般承认占领区地位,这种平衡立场反而使其具备独特调解潜力。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这场隔空互动,与其说是外交突破的前奏,不如说是各方试探风向的气球。 真正的破局关键或许不在基辅或华盛顿,而在莫斯科是否愿意接受“以土地换安全”的折中方案,以及欧洲能否摆脱被动跟跑的困境。 战争从来不只是枪炮的交响,更是人心与算计的暗战,当泽连斯基写下“相信共同努力”时,他深知这場赌局中每个人都在谨慎下注,而和平的价码正在谈判桌上被重新秤量。
大结局来了?特朗普开门见山,乌克兰可放弃2件事,中国稳如泰山。特朗普提两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