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秘书向陈赓报告,说一刚回国的科学家想参观哈军工学院,被省委领导拒绝了。陈赓赶忙问是谁,听到名字后,他立即说:赶紧去接他来哈军工参观,我要亲自接待。 陈赓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接触到革命思想,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之后参加各种战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1952年从朝鲜战场回来,中央让他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目的是培养国防人才。他带着团队到处考察城市,看工业基础和位置条件,最终挑了哈尔滨,因为那里工厂多,靠近苏联能学技术,还相对安全。办学院不容易,国家给钱,但找人得自己想办法。他经常跑北京请示调动专家,有一次周恩来忙得没时间见,他就在外面守着,好不容易等到机会,调来了两个知名学者。 另一个例子是弹道专家沈毅,因为过去问题被判重刑,陈赓觉得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就找彭德怀帮忙,最终沈毅来了学院,翻译了很多导弹资料,对中国火箭发展有帮助。在学院里,陈赓把好宿舍给专家,自己住小屋子。到1955年,学院已经建得有点样子了,老师也多了,但他还觉得不够。 秘书在北京汇报工作时提到这个事,陈赓一听是钱学森,就马上决定派车去接,还亲自接待。钱学森那个月从美国回来,先去了几个城市参观,到哈尔滨想看军工学院,但省级部门不让。陈赓知道钱学森是导弹专家,如果能来帮忙,学院实力能提升不少。他从北京飞过去,第二天在学院门口等着。见面后,先介绍两个老师,这两人是钱学森的学生。接着带他看教学楼、实验室和车间,展示设备和项目进展。 在一个火箭测试台前,陈赓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肯定能,尤其看了学院后更有信心。钱学森对学院规模和速度很惊讶,说这在世界上都算得上成就。陈赓想留他教书,但钱学森有其他安排,就没成。整个过程体现了陈赓对人才的重视,也让钱学森对中国国防充满期待。
1955年,秘书向陈赓报告,说一刚回国的科学家想参观哈军工学院,被省委领导拒绝了
历史拾遗者
2025-08-25 04:28:31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