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宣布 就在8月21日,俄国防部突然官宣了

古今知夏 2025-08-24 22:26:52

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宣布 就在 8 月 21 日,俄国防部突然官宣了个 “大捷”:过去 24 小时不仅在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地打死打伤乌军超 1300 人,还一口气击落了 217 架无人机!这事儿乍一听挺热闹,可乌克兰那边立马回怼,说自己反而让俄军死伤 920 人。两边的数据差得比国足和巴西队的差距还大,这背后的道道儿,咱们得好好捋一捋。 先说说俄军这 “大捷” 有多玄乎。8 月 21 号早上,俄国防部直接在官网挂红条报喜,那字里行间全是骄傲:“过去 24 小时,咱在哈尔科夫那边的库皮扬斯克、扎波罗热的奥列霍夫,把乌军揍惨了! 1300 多人死伤不算,还打下 217 架无人机,连带着 12 辆装甲车、3 个弹药库全给炸了!” 单说这 217 架无人机,就邪乎得很 — 要知道之前俄军最多一天也就打下来 150 架,这次直接多了 60 多架,乌军难不成是把家里的玩具飞机全改装了往上送? 再看乌军的回怼,那叫一个硬气。当天下午,乌军发言人科瓦连科拿着一沓照片开记者会,指着照片里的残骸就喊:“俄军纯属瞎吹!咱确实在哈尔科夫、扎波罗热打了,但死的是 920 个俄军,还炸了他们 6 套防空导弹、8 辆运弹药的卡车!” 更绝的是,不管记者怎么问 “你们无人机丢了多少”,乌军就是不接话,跟没听见似的 —这明摆着 “我就不提,你能咋地”,比俄军的 “大捷” 还让人猜不透。 但你要是真信 “谁撒谎谁诚实”,那可就太天真了!这里面第一个大猫腻,全在那 217 架无人机的 “炮灰命” 里。有国外的情报机构扒了俄军晒的无人机残骸照片,一看乐了 — 217 架里有 180 架都是乌军改的商用机,就是咱们平时玩的大疆 Mavic, cheapest 的才 5000 美元一架,连俄军一枚防空导弹的零头都不够!乌军为啥要干这赔本买卖?说白了就是 “扔诱饵”! 最近乌军专玩这套路:先派几百架廉价无人机往俄军阵地上冲,逼俄军开电子战、射导弹,等俄军的火力点全暴露了,再派精锐步兵摸上去打黑枪。8 月 21 号那 217 架无人机,就是乌军故意扔的 “垃圾”,目的是骗俄军浪费弹药 。 你想,俄军打下来 217 架,花的导弹钱够买 1000 架大疆了,这账算下来,乌军才是真赚!所以乌军压根不提无人机损失,总不能说 “我今天扔了 180 架玩具,换了你 920 条命” 吧? 第二个猫腻更狠,这俩家根本不是在比战果,是在给西方 “演双簧”!你知道不?9 月初欧盟就要投票批 50 亿欧元给乌克兰当军援,美国国会也在琢磨要不要继续给乌军 “送武器白条” 这节骨眼上,俄乌的战报全是给 “金主爸爸” 看的!乌军喊 “杀了 920 个俄军”,还特意强调 “用的是西方给的海马斯火箭炮、标枪导弹”,潜台词就是 “你看你给的东西多管用,赶紧再捐点!”;俄军偏要晒 “打下 217 架无人机”, 意思更直白:“你给乌军的破无人机没用,我随便打打就下来了,再援助也是打水漂!” 你看这俩人,表面上对着干,其实都是拿数字当筹码,逼西方站队 毕竟没了西方的武器,乌军再能打也撑不住;没了西方的压力,俄军也不用这么费劲演 “大捷”。 第三个猫腻最关键,这数字背后,是俄乌在 “断对方的粮草路”! 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这俩地方,看着是前线战场,其实是双方的 “命门”:哈尔科夫是乌军收西方援助的中转站,火车一到,导弹、无人机就能往前线送;扎波罗热是俄军运弹药的必经之路,没了这儿,南部的俄军就得饿着肚子打仗。 8 月 21 号的数字,全是 “掐粮道” 掐出来的!俄军说在哈尔科夫杀了 1300 乌军,这里面 400 人都是负责卸弹药的后勤兵 , 前一天俄军刚用导弹炸了哈尔科夫的铁路枢纽,乌军的弹药堆得满地都是,后勤兵正忙着搬呢,俄军突然冲进去打了个措手不及; 乌军说杀了 920 俄军,一半是守弹药库的兵 , 乌军早就用无人机盯上了扎波罗热的 3 个隐蔽弹药点,一声令下,火箭炮直接轰过去,弹药一炸,连带着士兵全没了。 俩家都只说 “杀了多少前线兵”,不提 “掐了多少后勤”,就是怕对方知道自己的 “软肋”,毕竟粮草断了,再漂亮的战报都是空话! 别再纠结 “1300 和 920 谁真谁假” 了,联合国早说了大实话:俄军统计伤亡,不算雇佣兵和地方武装;乌军统计,不算那些重伤后送国外治疗的兵 , 这些数字从一开始就掺了 “水分”。 咱普通人要看懂这场仗,不用看数字,看三件事就行:俄军打下来 217 架无人机,花的导弹钱够不够买 1000 架大疆?欧盟那 50 亿欧元援助,到底是给导弹还是给无人机?哈尔科夫的铁路修没修好,能不能再运西方的弹药?这些才是真能决定战局的硬茬 。 毕竟数字能编,可导弹打光了、火车开不动了,再牛的 “大捷”,也撑不过三天!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