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你人头落地,自会看到我的高大。”一个“小男孩”在街上碰见日军军官川岛谷川,随后礼貌地鞠躬。然而,川岛谷川怎么也没想到,就在小男孩离开几步后,川岛谷川当场毙命。 没人能想到,这个看似需要保护的孩子,竟是冀鲁边根据地最令日寇胆寒的武工队员——李安甫。 1925年出生的李安甫,自幼跟着做地下党的父亲练射击,私塾里学到的"忠义"二字,早早就刻进了骨子里。 1937年冬天,日军的铁蹄踏进乐陵,亲眼目睹家乡房屋被烧成灰烬、乡亲倒在血泊中的场景,12岁的李安甫攥着父亲给的手枪零件,在日记本上歪歪扭扭写下"杀鬼子"三个字。 次年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来到乐陵,这个身高不足步枪长的少年软磨硬泡要参军,招兵的战士笑着说"你能吹响军号就收你",结果他把嘴唇吹肿也要完成任务,硬是成了部队里年龄最小的司号员兼文化教员。 李安甫的第一支枪来得颇有波折。1939年秋,在解救被围国民党军官高树勋的战斗中,他追着一名日军军官不放,甩出飞镖打掉对方的指挥刀,缴获了一把手枪。 这个把枪支看得比命还重的少年,偷偷把枪埋在柴草垛里,结果被指导员发现关了禁闭。有意思的是,处分他的肖华司令员却记住了这个胆大包天的孩子。 在后来的射击比武中,李安甫三枪全中靶心,肖华亲自把这把手枪还给他,拍着他的头说:"你这匹野马,得好好调教才能成为好马。"正是这把枪,后来成了日寇军官的催命符。 川岛谷川成为李安甫的第一个目标绝非偶然。这个日军驻乐陵首任宪兵队长,杀人如麻到把尸体扔进护城河浸泡示众,整个乐陵城的百姓提到他都恨得牙痒痒。 武工队决定除掉这个恶魔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安甫,谁会防备一个身高一米二的小孩呢? 李安甫提前三天勘察路线,把川岛谷川每天经过的街巷摸得一清二楚。行动那天,他穿着打补丁的学生装,背着破旧的书包,在街角"偶遇"了川岛谷川。 当这个恶魔拍着他的头说"小孩大大的好"时,李安甫心里默念着被杀害乡亲的名字,擦肩而过的瞬间拔枪射击,子弹精准穿透心脏。 等日军警报拉响时,他已经顺着预先看好的窄巷,钻进了老乡家的地窖。 这次刺杀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敌占区激起层层涟漪。日军戒严四天四夜,挨家挨户搜查却一无所获,而"娃娃杀手"的名号从此让日寇心惊胆战。 李安甫的身高劣势,反倒成了最隐蔽的保护色。在后来刺杀日军教官川岛谷川时,他故技重施。 这个以活人为靶子训练士兵的恶魔,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向他鞠躬问好的"小学生",会在转身瞬间送他归西。 撤离时,李安甫钻进学校茅坑躲避搜查,直到天黑才在老乡掩护下脱险。这样的生死瞬间,在他的武工队生涯中屡见不鲜。 很少有人知道,李安甫的每次行动都离不开群众的托举。他的小学同学卞秀兰后来成了他的妻子,也是他最可靠的战友。 在一次传递情报时,怀孕六个月的卞秀兰为躲避搜查摔了一跤,流产后仍坚持把情报送到,这件事成了李安甫心中永远的痛,也让他更坚定了杀敌的决心。 卖菜大妈会悄悄塞给他写着情报的纸条,修鞋匠会把武器藏在鞋楦里,正是这些普通百姓的支持,让这个少年英雄总能在绝境中化险为夷。 就像冀鲁边区无数个敌后战场一样,军民同心织成的天罗地网,让日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常年的战斗在李安甫身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左耳在炮火中失聪,右眼被弹片划伤再也无法睁开,右腿里的弹片伴随他走过余生。但这些伤痕从未磨灭他的斗志,反而成了最光荣的勋章。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济南战役到淮海战役,这个小个子英雄先后8次立功,11次死里逃生,肖华司令员给的"野马"绰号,成了他英勇善战的最好注脚。 1949年开国大典上,作为英模代表的李安甫站在观礼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悄悄摸了摸胸前的伤疤,那是对牺牲战友最好的告慰。 1957年李安甫转业到无锡公安局工作,1983年离休后回到乐陵老家。这个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却主动当起了红色教育辅导员,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回忆录,整理出70多首红色歌曲,在学校和部队宣讲近200场。 2019年,94岁的李安甫来到天安门广场,颤抖着亲吻国旗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他说想替牺牲的战友敬个礼,可谁都知道,这一吻里藏着一个老兵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 李安甫的故事告诉我们,抗战胜利从来不是某几个英雄的孤军奋战,而是无数普通人用勇气和智慧筑起的长城。当川岛谷川轻视那个鞠躬的"小男孩"时,他轻视的其实是整个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决心。 那些看似弱小的身影,那些不被看好的力量,在国家危难之际爆发出的能量,才是抗战史上最动人的篇章。 如今再看李安甫的照片,那个身高1.2米的少年早已白发苍苍,但眼神里的坚定从未改变,就像他当年扣动扳机的瞬间一样,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记忆里。 资料:親吻國旗的九旬老兵是歷經戰斗的“一級人民英雄”:解放軍報
“待你人头落地,自会看到我的高大。”一个“小男孩”在街上碰见日军军官川岛谷川,随
波览历史
2025-08-24 21:57:45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