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霍光夫人因身体不适不能侍寝,便打发一个丫鬟陪霍光就寝,当霍光问丫鬟叫什

史面的楚歌 2025-08-24 07:22:36

西汉时期,霍光夫人因身体不适不能侍寝,便打发一个丫鬟陪霍光就寝,当霍光问丫鬟叫什么时,丫鬟说自己自幼父母双亡,没有名字,于是霍光给丫鬟起名霍显。 西汉年间长安城里有个大人物叫霍光。他当时可是朝廷里最有权势的臣子,连皇帝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的。 霍光家里有位夫人,常年卧病在床,没法照顾丈夫。这天,夫人把身边一个打杂的丫鬟叫到跟前,让她晚上去伺候霍光。 这个丫鬟在霍府待了三年,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她原本是夫人从乡下买来的,脸上还带着太阳晒出来的雀斑,平日里就在后院劈柴挑水,连霍光的正脸都没瞧见过。 夫人特意叮嘱她,伺候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别惹大人生气。府里那些姬妾都盯着夫人的位置,派这么个不起眼的丫头去,夫人反倒放心——这么个没名没姓的小丫头,能翻出什么浪来? 那天夜里,丫鬟穿着半旧的绿布衣裳,裙角还沾着灶灰。 她跪在霍光床前,头都不敢抬。霍光刚忙完朝政,累得眼睛都睁不开,本不想留人伺候。 可看见这丫头战战兢兢的样子,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平阳侯府当差的往事,心里一软。 霍光随口问她叫什么名字,丫头说自己从小没了爹娘,乡里人都管她叫“丫头”。 这话让霍光愣住了,他想起自己早逝的母亲,也是个没名分的侍妾。望着窗外的月光,霍光说:“以后你就叫霍显吧,显是光明磊落的意思。” 第二天她从霍光房里出来,虽然还穿着旧衣裳,可府里人看她的眼神全变了。 夫人派人给她换上绸缎新衣,还配了两个小丫鬟伺候。霍显摸着脸上的雀斑,第一次觉得这些斑点也没那么难看。 霍显和其他姬妾不一样,她不整天琢磨怎么讨好霍光,反倒跟在霍光身边看他处理公务。 有次朝廷赈灾缺粮,霍光正发愁,霍显在旁边添炭火时小声说:“关中大户家里存的粮食,够半个城的人吃三年。” 霍光按她的主意让大户捐粮,果然解了燃眉之急。打那以后,霍光遇事总爱问问她的想法。 夫人起初没把这个乡下丫头放在眼里,有回故意让她背《女诫》。 霍显背到一半卡住了,红着脸说:“我不识字,但知道对长辈要孝顺,就像夫人您病着还惦记大人。”这话说得夫人心里舒坦,倒不好再为难她。 后来霍显给霍光生了个女儿,就是后来嫁给汉宣帝的霍成君。霍光抱着女儿对霍显说:“咱闺女以后要做个体面人。” 霍显摸着女儿的小脸轻声说:“体面不在身份,在心里亮堂,就像大人给我起的名字。” 谁也没想到,这个乡下丫头后来竟成了霍府真正的当家人。霍光去世后,霍显为了让女儿当皇后,竟买通御医毒死了当时的许皇后。事情败露后,霍家满门抄斩,连三岁小孩都没放过。 有人说霍显天生坏心眼,也有人记得她刚得名时,整夜攥着霍光给的银簪子,生怕天亮梦就醒了。 也许是权力太烫手,把她心里那点光亮都烧成了灰。霍光给了她“显”的名分,她却把路走成了“险”,最终落得身败名裂。回头看,当初那个叫“丫头”的日子,反倒活得最踏实。 霍显的故事让人感慨。她原本是个单纯勤快的姑娘,在霍府后院默默干活。 霍光赐名那晚,月光照进窗棂,他望着这个无名无姓的姑娘,想起自己早逝的母亲。这份恻隐之心给了霍显新生,却也埋下了祸根。 当霍显生下女儿后,霍光对这个孩子格外疼爱。霍显看着丈夫抱着女儿的模样,心里第一次涌起不甘,为什么她的孩子要矮人一头?为什么她永远要活在夫人阴影下?这种不甘像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夫人病重时,霍显负责照看汤药。她想起乡下人说的慢性毒草,每次熬药时都悄悄加一点。 看着夫人日渐虚弱,霍显心里既害怕又痛快。等夫人去世时,霍显在灵堂哭得比谁都伤心,连霍光都被她感动。 当上正室夫人的霍显开始插手朝政。她发现霍光虽然权势滔天,但皇帝长大后可能收回大权。 于是她日夜在霍光耳边念叨:“历史上多少权臣不得善终,与其等人来害,不如咱们先动手。”起初霍光不听,可霍显搬出历史典故,慢慢动摇了霍光的心志。 霍显的野心像雪球越滚越大。她开始联络军中将领,暗中筹划废立皇帝。 有次她甚至对霍光说:“您比皇帝更有治国之才,这江山该换姓霍。”霍光被这话惊得说不出话,但想到自己这些年的功绩,又觉得霍显说得不无道理。 纸终究包不住火。公元前74年,霍家谋反的事被人告发。 官兵冲进府时,霍显正在试戴凤冠。被捕那日,她望着铜镜里的自己,突然想起多年前那个跪在床前发抖的绿衣丫头。如果当初安心当个姨娘,现在应该正抱着孙儿晒太阳吧? 刑场上霍光看着身边的霍显苦笑道:“我霍家百年基业,竟毁于妇人之手。”这话像刀子扎进霍显心里。刽子手刀落时,她最后看见的是霍光赐名那晚的月光。 霍家覆灭后,长安百姓议论纷纷。有人说霍显是祸水,也有人说霍光位高权重却失了本心。 倒是当年在后院劈柴的老仆记得,霍显刚来时,有次把剩下的馒头喂给野猫,被管事发现挨了打也不吭声。那会儿她眼睛清澈得像山泉水,谁想到后来会变成这样。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