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时,北海相董宣死而复生,不仅升职,还得到了30万银两的奖励,只因做对了一件事。
东汉建武年间,洛阳城里有个让权贵闻风丧胆的县令,百姓叫他“强项令”,这个董宣究竟有多硬气?连皇帝的亲姐姐都拿他没办法。
董宣五十岁才当官,先被派到北海国当相,刚上任就遇到一桩血案:当地豪强公孙丹盖房子,竟让儿子杀死路人埋在地基里,说是能镇宅辟邪。
在那个军阀割据的乱世,这种事并不稀奇,但董宣不答应,立马抓了公孙丹父子,查清事实后当众斩首。
公孙家族不服,纠集三十多人持刀闹事,董宣更狠,把闹事的全抓了,还查出他们和前朝余党有勾结,一锅端掉。
这下捅了马蜂窝,公孙丹的靠山、青州刺史赵宣连夜上书,反告董宣滥杀无辜。朝廷下令处死董宣。
刑场上,刀都举起来了,光武帝的钦差突然赶到喊停,原来刘秀正愁各地豪强难管,董宣这种硬骨头正是他需要的,经过调查不但董宣无罪释放,那个青州刺史反被撤职。
光武帝还把董宣调到洛阳当县令,这可是天子脚下的肥差,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湖阳公主是光武帝的亲姐姐,她手下有个家奴在街上杀了人,然后躲到公主车队里。董宣二话不说,拦住公主车驾,拔剑划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当着众人面,董宣冲进车队抓出凶手就地正法。公主气得直哭,跑到宫里告状。
光武帝也恼了,叫来董宣训话:“你怎么敢杀公主的人?给姐姐磕个头道歉!”
侍卫上前按董宣的头,老头硬是用双手撑地,脖子挺得笔直,死活不肯低头,光武帝看呆了,叹气说:“真是个强项令啊!”
从此洛阳再无人敢违法乱纪,董宣在任期间,连小偷都不敢在街上露面。
更让人敬佩的是,光武帝赏给董宣三十万钱,他全分给了手下官吏,自己家里穷得叮当响,死的时候只能用破布裹身。
这个故事流传千年不衰,因为它回答了一个永恒问题:法律面前,权势能否通融?
董宣用生命证明:真正的官员,应该是法律的守护者,而不是权势的附庸,他之所以能震慑豪强,底气就在于两个字——无欲。
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强项令”吗?那些敢于对不法行为说不的人,那些在利益面前不弯腰的人,正是社会进步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