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时,考虑到国内尚缺乏相关人才,因此从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聘请了一批海军军官作为顾问。例如,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琅威理便担任了北洋水师的总教习。 然而,中法战争爆发前夕,包括琅威理在内的诸多洋员,因母国宣布中立,其军官身份反而引发了诸多麻烦。为避免造成外交纠纷,琅威理等人只能以“中立国人士不得卷入交战国战争”为由,提出暂时离职。 彼时北洋水师创办不久,主力军舰仅有刚购回的撞击巡洋舰“超勇”“扬威”、六艘“镇”字级伦道尔式炮舰,以及“威远”等国产旧式炮舰;官兵也多处于磨合阶段,实战经验不足。尤为关键的是,高级指挥人才极度匮乏,尚无能够统领舰队作战的统帅级人物。 好在李鸿章此前已有所预见,特意命驻德公使李凤苞代为在德国聘请有经验的海陆军官兵担任顾问,并开出每年18000马克的高薪。他选择在德国招募顾问,核心考量是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击败过法国,此后德法关系长期紧张,德军对法军的战术、装备等情况更为了解。 尽管德国政府同样不愿卷入中法战争,严令本国现役及预备役军人不得接受清政府聘请,但李鸿章开出的高薪吸引力极强,仍有部分退役军官、士兵动心,冒着卷入战争的风险前往中国驻德公使馆报名。 这批德国顾问中,最知名的是原本计划护送“定远”“镇远”两舰回国的德国海军退役少校式百龄。由于式百龄曾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具备一定实战经验,抵达中国后,李鸿章便让他顶替离职的琅威理出任北洋水师总教习,并命其以统领身份率领“超勇”“扬威”两舰南下,和南洋水师一同迎战法国远东舰队。 可惜不久后甲申事变爆发,“超勇”“扬威”两舰被迫匆匆北返应对,式百龄随舰队一同返回,最终未能在中法战争中发挥实际作用。
日军为何要侵略南洋?正是因为中国坚持抗战,让日本无路可走了!你猜怎么着?194
【3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