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的肝疼!”辽宁,一女子网购的几百块快递在门口被人偷走,于是就买贴纸诅咒小偷,不料楼上大爷看到后,只要路过她家门口都要在门上吐痰,女子不知道怎么办,去网上查询了如何起诉,发现也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在网上诉苦,网友:要不是他偷的,为什么反应会这么大?
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楼道狭窄、昏暗,监控几乎覆盖不到每一层楼的每一个角落。李婷(化名)住在这个老小区的一楼,今年三十岁,平日里工作忙碌,但闲暇时喜欢网购。
她觉得,在寒冷的冬天,坐在家里点几下鼠标就能买到心仪的物品,是生活中少有的惬意。
几个月前,这份惬意彻底被打破。第一次,她网购的一件价值三百多元的快递放在门口没多久就消失了。
她当时没多想,以为是送错了或者快递员忘记放在门口。可接连几天,她的快递依旧一件接一件不翼而飞。冰冷的事实摆在眼前——有人在偷她的快递。
她报警了,可由于小区监控盲区较多,警方无法调取到关键证据,案件一直没有进展。
李婷心里既焦虑又无奈,她每天期待的快递反而成了“危险品”,每次看到快递小哥提着她的包裹,她都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下一秒又被顺手牵走。
随着丢快递事件的不断发生,李婷的心情也越来越急躁。她尝试在门口安装简易摄像头,但电线杂乱,安装不便,拍摄效果也不好。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让她开始在网络上寻找另类“解气”方法。她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有人提到可以通过“诅咒贴纸”对小偷进行心理威慑,心想“试试看总比无动于衷好”。
于是,她买了一些带有诅咒意味的贴纸,贴在自家门口的快递箱上,还配了几句刻意夸张的“警告语”,希望给偷快递的人一点心理压力。
她并没有想到,这件小小的举动,竟意外引来了邻里冲突。
楼上的老李大爷住在二楼,年过七旬,脾气古怪。他平时喜欢在楼道里闲逛,看到李婷的门口贴着这些带“诅咒”的贴纸时。
觉得这是对他这种老年人的挑衅,尤其是贴纸上夸张的文字让他联想到年轻人现在对老人的不尊重。于是,他每次从楼上经过李婷家门口,都会在门上吐痰,以示不满。
一开始,李婷只是愣住,不明白为什么本来应该针对小偷的贴纸,会引来楼上大爷的“报复”。
她尝试与大爷沟通,但大爷根本不理她,还时不时在楼道里嘟囔一些刺耳的话,让其他邻居侧目。
李婷无奈地想找物业出面调解,可物业也表示难以干预私人矛盾,尤其是大爷年纪大、脾气倔强,劝也不听。
李婷开始在网上查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她发现,诅咒贴纸本身不违法,也不能作为起诉他人“心理报复”的有效证据。
大爷的吐痰行为虽然令人不快,但若没有直接伤害或财产损失,也很难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
她试着去网上问律师,有的律师建议她收集证据后尝试调解,有的干脆摇头表示“法律手段有限”。
更多的网友则在评论区表示同情:“要不是他偷的,为什么反应会这么大?”、“小区老旧的问题,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困扰”。
心情越来越压抑的李婷,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做了错误的事情:她的贴纸初衷是“自我保护”,却引来邻里敌意,她不仅没解决快递被偷的问题,反而成为邻里关系紧张的焦点。
她在论坛上发帖倾诉,把所有的无奈、愤怒和委屈写下来,配上门口被吐过痰的照片,希望得到理解和建议。
帖子很快引来大量回复,有人劝她换个方式,比如把快递放到智能柜或物业代收点;有人理解她的愤怒,表示“老小区的快递丢失率真的高”。
还有人调侃道:“这就是现代版的邻里战争,一不小心就被卷进来了。”
李婷看着评论区的各种声音,心里五味杂陈。她既想保护自己购买的物品,又希望维持邻里关系,更希望生活能够安宁。
可现实却是,她每一次打开门,都要小心翼翼地确认门口有没有快递,也要担心楼上大爷何时再次“报复”。这种既被小偷骚扰又被邻居误解的双重困扰,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