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收到一大坏消息,普京突然出手,多架飞机被俄罗斯扣留不还,中国企业已蒙受巨额损失! 山河智能等多家中国企业公告证实:至少26架租赁给俄罗斯的飞机被强制扣留,资产损失超18亿元人民币。 这场看似商业纠纷的风暴,实为俄美博弈的连锁反应,普京以“反制西方制裁”为由扣押飞机,却让中资企业沦为大国角力的牺牲品。 普京2022年签署的第95号总统令,允许俄航司将外国租赁飞机重新注册为“俄战略资产”,本质是对西方制裁的精准反击。欧盟曾勒令租赁公司收回俄境内飞机,否则面临巨额罚款。 俄方则反手扣押资产,全球超500架飞机因此滞留。中资企业深陷漩涡的关键在于资产结构:山河智能被扣的3架DHC-8涡桨机注册在加拿大,日发精机的5架波音757货机挂新西兰牌照,这些“中资控股、西方法权”的资产,被俄方认定为“可打击的制裁关联目标”。 俄方的操作极具战略弹性。2023年曾归还中飞租赁1架波音787,随即换得美国短暂放宽食品出口限制。 2025年美俄阿拉斯加峰会前夕,俄方刻意保留大部分中资飞机,既向特朗普展示“谈判筹码”,又避免过度刺激中国。这种“小归还换小利益,大扣押保大博弈”的模式,暴露了俄罗斯在西方围堵下的生存法则。 山河智能的危机处理堪称教科书:3架被扣飞机因投保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的“战争险”和“政治风险险”,获赔2296万美元(约1.64亿人民币),相当于公司2023年净利润的172%。这笔钱不仅覆盖损失,还助力其斥资5625万美元购入16架新机,快速修复业务链。 而日发精机则深陷泥潭。5架货机滞留俄罗斯,全额计提7.41亿元减值损失,直接导致2022年亏损超11亿元。由于保险条款争议,公司被迫在新西兰法院发起诉讼,至今未果。 同样的风暴,不同的结局,凸显跨境风控的核心:保单设计是否覆盖“制裁除外条款”,证据链能否满足国际仲裁标准。 俄方扣押策略暴露了精妙的地缘平衡术。中银航空租赁17架被困飞机中,12架的发动机来自美国通用电气,需美方解封零件才能适航。 而纯中国籍的国航、东航、南航飞机一架未扣。这种“切割”背后是俄对华依赖的清醒认知:2024年中国进口俄原油占其出口总量的42%,中俄合作的CR929大飞机项目中,俄方60%技术依赖中国支持。若因扣机动摇能源与科技合作,无异于自断命脉。 更深层的是俄美博弈的传导效应。特朗普暂停对乌军援后,普京急需在阿拉斯加峰会前囤积筹码。扣留中资飞机可向美传递信号:俄有能力打击“西方盟友的资产”,若美放松制裁,俄或部分归还示好。中资飞机成了俄美谈判的“隐形货币”。 被扣飞机的命运揭示产业链的致命弱点。中银航空租赁的波音737飞机,需美国霍尼韦尔航电系统维护;日发精机的货机依赖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 西方断供零件后,这些飞机在俄沦为“金属棺材”,即便归还,也因零件追溯链断裂、适航性打折,残值暴跌超40%。 中国企业正加速重构风险体系。工银租赁建立“国别风险评级”,对高风险地区收取300%保证金;中飞租赁将85%新订单转向欧美亚太市场。这些举措直指新现实:全球化黄金时代已终结,地缘政治风险必须纳入资产定价核心。 山河智能的保险赔付与日发精机的法律苦战,为中国企业敲响双重警钟。跨境资产需匹配三重防火墙:法律防火墙,通过离岸架构隔离终极责任。 金融防火墙,投保时强制要求“制裁豁免条款”;供应链防火墙,关键部件多源化采购。中企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溃败更印证此理:2025年中国对俄汽车出口暴跌59%,主因俄方突增“回收利用费”(单车最高2万美元),倒逼车企本地化生产。 长城汽车因2019年建成图拉州工厂,2024年销量逆势增长35%,成为俄市场中国品牌冠军。 这场危机也撕开中俄合作的暗面。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下降8.9%,俄方一边要求中国投资1300亿美元合作项目,一边对华汽车加征天价税费。 当俄工贸部副部长宣称“最成功的合作是技术转让”时,中国企业看到的却是国有化风险与卢布贬值陷阱,在俄投资回报率已跌破3%,远低于东南亚和拉美市场。 莫斯科郊外的停机坪上,26架中国租赁飞机的引擎盖满积雪;阿拉斯加基地内,普京与特朗普握手言欢。大国博弈从不怜悯商业逻辑,只有备好盔甲的企业能穿越风暴。 山河智能的1.64亿赔付款到账时,财务总监在公告中写下一行小字:“赔付非胜利,乃止损”。这或许正是全球化退潮时代的生存密码,风控能力比扩张野心更珍贵,现金流比情怀更可靠。 此刻,被困俄境的飞机正成为历史的沉默见证者:当强权将商业契约碾作尘埃,唯有制度盔甲能守住最后底线。
俄罗斯又变了,普京提出三大条件,只要泽连斯基同意,俄军随时可以停火!英国《每日电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