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特工李时雨,潜伏敌营15年,一路干到军统少帅,官大到自己都心慌,中央指示:大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8-21 22:30:46

中共特工李时雨,潜伏敌营15年,一路干到军统少帅,官大到自己都心慌,中央指示:大胆往上爬。 李时雨那张脸,我是见过的。 不是亲眼,是照片里,黑白的,轮廓不深,一看就是那种站在人群里不招眼的长相。 可你若真仔细盯着他那双眼睛看,倒像是能听见耳语的——不是你的,是别人的。 他就像那种老式电话线后头的接线员,别人说一句,他听三句,记五句,回去再做一整页报告给党组织。听得多,说得少,活得久。 他是黑龙江巴彦人,北方的土,扎实,厚,沾上鞋底都不好刮的那种。 大学念的是法政,北平法政大学。一个人从那种地方出来,读书、北上、进城,再被送进国民党的腹地,这条路啊……往回看是命运,往前走是命悬一线。 1934年,他被送进东北军,说是办事员,其实就是个跑腿的,文件一份份送,耳朵一寸寸开。 张学良那儿呆过,也跟着进了西安。 西安事变爆发那阵子,他人就在西安,听见外头枪响,茶杯里也晃。 有人说这是共产党最早渗透东北军的突破口,我倒觉得,不是渗透,是扎根。他那时的任务,两个字:听话。 不是服从的“听话”,是听人说话。他听谁?听张学良身边的人,听“剿总”里头的传达兵,听每一个喘着粗气从外头跑进会议室的人说什么、问什么、急什么。 也不是没怕过。 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软禁,东北军群龙无首,他就在那一地的混乱中硬撑。 他说那叫“看风向”,但那不是看天上的风,是地上的沙,吹到眼睛里疼的那种。他知道不能乱说话,不能乱动手,连一个点头都得斟酌。 1937年,他被裁撤了。 说好听是军政整编,说难听点,就是被当废棋扔了。 他也没吭声,转身去了天津,这一转,就是进了日军的眼皮底下,进了法院当书记官。 你说他干嘛不逃?那时候太多人逃了,逃进山、逃去乡下、逃得没了声息。 可李时雨偏偏往火堆里蹿,他说得理直气壮:“法院好啊,天天接文件,哪来的信息比这更快?” 有一回,组织叫他转运电台机件。 他把三箱货从英租界搬到法国桥,过日军哨卡,靠的是胆子不是证件。 他装得像个刚下班的公务员,推着三轮车,帽子压得低低的,汗湿了脖子也不敢擦一把。 你想啊,三箱设备,每一箱都能坐个小孩,他就那样一手推车,一手拎着伪造通行证,从日军眼前晃过去。就为了让华北的无线电波不停。谁说战争只有枪?有时候,一台收音机,就能决定一次突围。 转折是1939年夏天,汪精卫要搞个“国民党六大”。 开什么六大?说白了就是要成立傀儡政府,给自己贴点金。他那会儿已经混进代表名单,借朱晶华的关系拿了身份牌子。 他自己都说,站在会场里,看着周佛海、陈公博、丁默邨那一张张脸,只觉得热气扑面,但不是正气,是一股子发霉的潮。 那会场设在极司菲尔路76号,谁住那儿? 特工总部,活人进去,死人出来。李时雨走进去的时候,脚都快抖了,可脸上一点不显。 他端坐着,把每个人发言一字不落地记下来,回到天津就交了情报。 他不是机器,可那一刻比机器还冷静。 再往后,他被调进南京汪伪政府,进了立法院。 不久就成了陈公博的红人,秘书长、法制专委、军法处长,官一层层叠。 他不是为了升官,他只是站得越高,情报就看得越清。 他给陈公博拟稿子,送文件,做会议纪要,甚至帮他私下改演讲稿。 陈公博说他“稳得住、靠得住”,他听着,只是微微点头。 稳不稳,靠不靠得住,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连笔记本都用的是双底,第一页给汪伪看,第二页给共产党读。 妻子孙静云,那时也进了上海,装作医生。 其实就是个联络点,传情报的。她被日本宪兵抓走那次,他几乎疯了。但还是忍着,只在屋里把茶杯摔了。 人救回来时,脸青一块紫一块,嘴唇破的像撕开的信封。 她咬着牙说没吐,他没说一句话,只是点了点头,然后那一晚没睡。灯开着,风进来,墙上的影子一直在抖。 1945年,戴笠来了,上海风向又变。 他又被招进军统,做社会组的上校组长。 这回,他直接站到了敌人心脏。每一份肃奸名单,每一个暗杀计划,他都能看。他照样冷静,照样记,照样传。 他救了不少人,那些名单上的名字,一个个提前转移,一个个从黑名单里消失。 他干得好,戴笠还表扬了他,说“有办法,不容易”。这话是夸他,可他听着像在宣判。他知道,这种好评,后头跟着的多半不是奖赏,而是监视。 果不其然,戴笠一死,风就散了。 他被捕,被拷,被打得三根肋骨都裂了,铁杠子压在膝上,冷水灌嘴里,他咬死不认。 撑了仨月,军统没找到证据,只能转他去提篮桥监狱。 1949年2月,他被取保释放,走出牢门时,天阴得像锅底。 出狱后不久,上海解放。 他没跑,也没藏,直接穿上了解放军的军装,那件制服他藏了好几年,一直在等这一天。 革命胜利归来日,换上军装笑开颜。 后来他在中南海工作过,在宗教事务局做顾问。 李时雨晚年住在北京,院子不大,老槐树下摆两张藤椅,他常坐那儿晒太阳,边晒边记,手指一笔一划写着《敌营十五年》。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