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开着自己的小车去加油,加满后,他准备付钱时吓了一跳,只见油枪上显示,加了67.96元升油,但他的车明明最多只能加50升油,男子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结果加油站表示他们只认油枪的数据。 第1眼新闻8月21日报道,杨先生(化名),开着自己油箱容量标定为50升的小车去加油,当油加满他准备付款时,却被油枪上的数字吓了一跳,上面显示车辆竟加了67.96升汽油。 这明显超过了车辆油箱容量,他觉得非常不合理,平时加油量从未超过到过这个数,更何况油箱一般都有剩余,开车这么久从未出现过类似情况。 面对这样的异常数据,他向加油员提出质疑,希望得到合理解释,但加油员态度坚决,只认油枪显示的计量数据,要求杨先生按屏幕显示金额付款。 杨先生心里充满不满,但他还是支付了费用,事后,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数据明显不符,这笔钱收得不明不白,便向加油站提出质疑,并向相关部门投诉,要求对涉事油枪进行封存检测。 几天后,加油站终于联系了杨先生,表示可以退还多收的钱,但退款是以“个人名义”退回,并不承认计量设备存在问题,对异常原因也没有任何解释,这让杨先生很不满。 加油站还提出条件,希望在退款的同时同意解封油枪,杨先生为了尽快拿回多付的油费,同意了这一要求,退款虽然拿到了,但加油站就再也没有主动联系他,也没有就此次加油异常向他道歉。 杨先生对此表示非常不满,认为加油站没有承担应有责任的态度,他担心这不是偶发事件,其他车主可能也遇到类似情况,存在潜在的不公平交易问题。 为了引起关注,他联系了媒体寻求帮助,记者调查后再次确认,杨先生车辆的油箱容量是真实的,这进一步佐证了加油计量存在异常。 截至报道时,这次异常事件仍未查清原因,按照法律,如果经营者操作存在过错,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消费者有权获得计量准确的服务,如果能证明存在欺诈行为,还允许消费者要求“退一赔三”。 不过,认定欺诈需要确凿证据,不能随意下结论,仪器误差或操作问题都有可能,此次事件暴露出市场上计量存在盲区,准确计量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消费者信任的前提。 经营者必须承担起保障计量准确的责任,同时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督和抽检,确保交易公平与公正,只有消费者能够信任每一次交易,市场才能真正健康稳定发展。
离谱!四川成都,男子开车去加油,不料,看到油费金额500块直接傻眼了,因为自己加
【32评论】【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