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四川乐山,一小学食堂里的11名普通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食堂里的优质肉制品偷偷带回家吃掉或者卖掉,4年时间里非法侵占了高达40多万元的食材!直到被发现的时候,这些人家里还有价值1848元的77斤排骨,网友:自己的孩子吃好了,全校的其他孩子可怎么办? 搜查令下达时,四川乐山某小学食堂的冰柜还冻着半截排骨。执法人员打开员工张某家的冰箱,77斤排骨码得整整齐齐,包装袋上印着的“学校专供”字样被刻意撕去。 而就在前一天,学校午餐的萝卜排骨汤里,孩子们捞了半天只找到几块碎骨——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周,孩子们的餐盘里少了荤腥。 2020年秋天,食堂仓库管理员李某第一次把排骨塞进帆布包。那天下午盘点食材,她发现供应商送来的肋排多了20斤,记账本上却按整数登记。 “反正没人查,带回家给孙子炖汤。” 这个念头像藤蔓疯长,从最初的偶尔“顺手牵羊”。 变成后来11个人的“默契分工”:采购员王某负责在验收时多报损耗,厨师赵某在切配时把精肉藏进备好的空桶,保洁员陈某则在下班后把藏好的肉偷偷运出校门。 四年级学生小宇的日记本里,记着这四年的变化。2020年10月12日:“今天的红烧排骨好香,我吃了三块!” 2022年5月7日:“汤里只有骨头渣,老师说猪肉涨价了。” 2024年9月30日:“妈妈说学校的肉总是不够,给我带了火腿肠。” 而同期的食堂采购记录显示,肉类支出每年都在增加,只是孩子们碗里的分量,越来越少。 摊贩刘某的账本暴露了更惊人的事实。他在学校附近开了家卤味店,四年里从食堂员工手里收了近3000斤排骨和牛肉,转手卖出赚了12万。 “她们说这是‘处理品’,”刘某在笔录里交代,“其实都是带骨带肉的好货,比批发市场的还新鲜。” 这些本该进入孩子们餐盘的优质肉,最终变成了卤味店的招牌,被陌生食客啃得干干净净。 法院庭审时,11名被告大多低着头。张某哭着说“孙子爱吃排骨”,却忘了学校里还有 hundreds of 像她孙子一样大的孩子;王某辩解“只是拿了点边角料”。 可账本显示他单是2023年就运走了500多斤精肉。当法官念出“职务侵占罪”的判决时,旁听席上的家长们红了眼,402838.5元,按当时的市场价,够给全校800名学生每天加一块排骨,连供四年。 退赃现场,1848元的排骨被送回学校食堂。新换的厨师长看着这些失而复得的肉,突然红了眼眶:“这些本该上周就炖进汤里的。” 那天的午餐,每个孩子的餐盘里都多了一块排骨,小宇啃着排骨,在日记本上写:“今天的肉,和四年级时一样香。” 判决生效后,学校重新制定了食材管理制度:验收时双人核对录像存档,仓库安装智能称重系统,员工进出需过安检。家长委员会的李女士说:“不是不信人,是孩子的盘中餐,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在学校公告栏里,贴着11名员工的判决书复印件,下面用红笔写着一行字:“守护孩子的每一口饭,是最大的责任。” 网友的愤怒至今未消。有人翻出食堂员工的社交媒体,张某曾晒出孙子啃排骨的照片,配文“隔代亲就是要把最好的给他”;赵某则在视频里抱怨“学校伙食标准太低,孩子根本吃不饱”。 这些刺眼的文字,让公众更难接受,当他们把优质肉带回家时,可曾想过,全校的孩子也在盼着那口本该属于他们的荤腥? 如今,学校食堂的冰柜上了锁,钥匙由家长代表和校方共同保管。每天的食材验收单会同步发到家长群,孩子们的餐盘里,排骨又成了常客。 只是经历过这件事的孩子们,或许会更早明白:那些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需要多少人共同守护,才不会被悄悄偷走。 信息来源:《判了!77斤排骨返还单位,11人获刑》红星新闻
四川一小学11名食堂员工获刑! 77斤排骨返还被害单位
【32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