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国宴时,外宾刁难周总理:“您见过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吗?周总理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古往奇趣角 2025-08-20 12:17:35

一次国宴时,外宾刁难周总理:“您见过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吗?周总理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亲眼见过。” 周恩来这个人,从小就不是那种随波逐流的主儿。他出生在淮安,那时候清朝快完了,家里条件一般,早早没了父母,得靠亲戚拉扯大。你想想,一个孩子从小就得面对这些变故,会不会让他更早懂事?后来迁到东北上学,在铁岭和沈阳的学校里,他认真念书,接触到一些新想法。 1913年去天津南开学校,那地方教育挺先进的,他在那儿学了不少东西,尤其是作文写得棒,老师都夸。毕业后,他觉得光在国内待着不够,就跑去日本留学,1917年的事儿,在东京住着,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书,手上笔记记满满的。回国后,1919年五四运动闹起来,他没闲着,在天津组织学生活动,成立觉悟社,推动大家爱国。 接着,他1920年去欧洲,法国、英国、德国都转了转,学法语,干勤工俭学,在工厂里擦汗干活。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欧洲支部开会讨论策略。1924年回国,当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教学员政治课。1927年南昌起义,他当前敌委员会书记,指挥部队。1931年进中央苏区,当中央局书记和红军总政委,指挥反围剿。 长征那会儿,1934年,他任军委副主席,协调部队转移。西安事变时,他代表党谈判,推动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设办事处,处理联合事务。1945年陪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中,当总参谋长,指挥淮海战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当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1954年起当国务院总理,一直干到1976年。 外交上,他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发言,推动印支问题解决。万隆会议上,提出那些原则,各国代表都记笔记。1972年接待尼克松,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内政上,领导经济恢复,视察工厂问生产情况。健康不行了,还坚持工作,在医院看文件批注。 说到那次国宴,外宾问他见过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没有,他直接说见过,就是他的妻子邓颖超,因为在她看来,她是最美的,要不然不会选择一起过日子。这回应不光化解了尴尬,还表现出对妻子的尊重。你知道邓颖超是谁吧?她和周恩来1925年结婚,一起革命,没孩子,但收养了不少革命遗孤。邓颖超自己也活跃,在妇女工作中出力,后来当政协主席。 周恩来一生应对了不少刁难。比如,有人问中国人为什么用美国钢笔,他说那是朝鲜战场捡的战利品,留作纪念。又有人问道路为什么叫马路,他说走马克思主义路线,简称马路。幽默中带着原则。还有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钱,他说有18元8角8分,那是所有面额加起来,然后强调有全国人民支持,最可靠。 有人批评中国人走路低头,他说中国人走上升路,美国人走下坡路。比喻两国发展前景。还有菜品像纳粹标志,他解释是传统吉祥图案,象征幸福,然后说吃掉它,消灭纳粹。国宴那事儿,新中国刚成立,西方国家有偏见,常出难题试探。周恩来总能用智慧化解,不卑不亢。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古往奇趣角

古往奇趣角

奇趣视角,发现历史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