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施压,意大利才把上海积塔半导体的徐泽伟一家放回来。徐泽伟很勇敢,不承认意

世界今若在 2025-08-20 11:26:53

因为中国施压,意大利才把上海积塔半导体的徐泽伟一家放回来。徐泽伟很勇敢,不承认意大利的那些指控,这也为自己能被救回来争取了主动,真是有勇有谋。   2025年7月3日,意大利米兰马尔彭萨机场,徐泽伟和妻子刚落地准备开始蜜月之旅,却被当地警方带走。   理由是美国司法部的一纸通缉,说他涉嫌参与2020年对美国疫苗机构的黑客攻击。   这个理由乍一听挺严重,但再往下看,所谓的“证据”,不过是一串邮箱登录记录,连是不是他本人都没确认。   麻烦的是,这串英文名和“Xu Zewei”比较接近,就被当成了“确凿证据”。   徐泽伟是谁?他是上海积塔半导体的IT部门主管,主要负责车规级芯片的网络系统维护工作,不涉及疫苗,也不碰军事。   2020年那会儿,他的手机就已经被盗,邮箱可能早就不在自己手里。   更别提全国叫“徐泽伟”的人有十一万多,就凭一个名字和邮箱,就下国际通缉?这操作未免太儿戏。   看得出来,这事背后另有动机。积塔半导体最近在自主芯片技术上突飞猛进,刚刚完成28纳米工艺的突破,开始对德州仪器这样的美企构成实质威胁。   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有中国芯片企业的高管在欧洲被捕,美方的“长臂管辖”方式,实在太巧合了。   美国想借意大利的手,打压中国芯片产业,套路不新,但手法越来越粗糙。   不过,这回的剧本没有按照美国的设想走下去。2025年7月8日,徐泽伟在意大利法庭上当庭驳斥指控,用一句“这些罪名完全是捏造的”把局面掀了起来。   他拒绝了美方的引渡请求,并要求意大利依据本国《引渡法》提供40天时间让美方提交实质证据,否则必须依法放人。这一招,直接把球踢回美方脚下。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行动迅速。外交部第一时间表态,并援引《中意引渡条约》第3条,明确指出此案属于“政治犯罪例外”,不应引渡。   中国驻米兰总领馆也前往探监,提供法律援助。更关键的一步,在7月17日,中国方面以涉嫌规避外汇监管为由,限制富国银行亚洲区高管茅晨月离境。   她负责的业务占到美中跨境保理市场的八成,这一举动释放出的信号非常明确:中国不是软柿子,反制可以精准到点位。   美国方面看似强硬,其实底气并不足。40天过去了,到了8月16日,美方连一份像样的证据链都没有拿出来。   什么IP归属、什么黑客工具使用记录,全都没有。意大利法院也只能依法裁定:释放徐泽伟一家。此时距离他在米兰被捕,正好过去了40天。   中方的强势回应起到了关键作用。2024年,意大利对中国的出口额达到287亿欧元,涵盖了葡萄酒、皮具、服装等多个支柱行业。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分量不言而喻。中国没有明说,但意方懂得,政治配合是有代价的。   再加上联合国安理会在7月22日召开的会议上,有80个国家代表公开支持中国关于“反对长臂管辖”的立场,意大利再硬撑下去,只会被国际舆论架在火上烤。   这场跨国博弈,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拘捕与释放。它揭开了美国“司法武器化”的真实面目。   早在2018年,孟晚舟案就已经让世界看到,美国如何用法律手段打压对手。   再往前看,法国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的案例更是典型,被强迫认罪、公司被低价收购,最后连美国媒体都开始反思这种操作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   徐泽伟案,是一个新节点。中国不再只是抗议,而是用等价的法律手段进行反制。   通过属地刑事调查美国高管的方式,中国展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法律对等逻辑。   重要的是,这起事件为中国的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当前的地缘格局下,技术人才的出境安全不容忽视。   企业需要建立应急机制,提前评估涉外风险,避免被美方“钓鱼执法”。   截至2025年8月19日,徐泽伟已经安全返回中国,积塔半导体暂未对外发布声明。   富国银行则暂停了所有赴华差旅,美方要求“立即放人”的呼吁也没有得到中方回应。现实就是这样,你可以喊,但我们不一定理。   信息来源: 《上海IT工程师落地米兰被逮捕 涉工业间谍指控》——中华网

0 阅读:874

评论列表

范先生

范先生

3
2025-08-20 18:08

建立“国宝”级人才库,出入境管理局锁定,出入境必须审批

用户10xxx66

用户10xxx66

2
2025-08-20 12:21

西资操控囸内盜窃?!

队长别开枪

队长别开枪

1
2025-08-20 12:08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