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忽悠印度了。   外资下跌99%,逆差创年内新高,股市急转直下,国家级杀猪

世界今若在 2025-08-20 09:27:57

不能再忽悠印度了。   外资下跌99%,逆差创年内新高,股市急转直下,国家级杀猪盘反被当猪宰。 再忽悠下去,印度走了半个世纪的工业化之路,怕是真的要带着14亿老百姓的血泪,一头撞死在中美夹击的死胡同里了。   印度这几年,靠着“世界工厂替代方案”这张牌,在全球舞台上刷了不少存在感,外媒也频频吹风,说印度是“下一个中国”。   可如今一看,风停了,牌砸了,光环散了,只剩下一地鸡毛。2025年刚过一半,印度经济就像坐上了过山车,开头猛冲,接着断轨,最后一头撞上了现实的水泥墙。   先从最扎眼的数据说起:印度央行刚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5月,印度净外国直接投资仅3500万美元,环比下滑99%。   全年累计净FDI也只剩下3.53亿美元,比上一财年的100亿缩水了足足96.5%。   这不是资本撤退,这是资本夺门而逃。按这个趋势,印度离“投资荒漠”只差临门一脚。   为什么外资跑得这么快?不是没原因。过去两年,印度用“国家级杀猪盘”一招一招收割外资。   小米48亿元被冻结、三星6亿美元补税、美国简街集团被罚40亿人民币……从科技到制造,从中资到美资,谁来谁遭殃。   微软、谷歌、诺基亚也没躲过突击搜查,搞得外企人人自危。政策像变魔术,一会儿亲商,一会儿查税,你说这些外资企业还能安心做生意?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补刀”来得毫不含糊。7月底,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指责印度倒卖俄罗斯石油,直接开出关税大单。   8月6日,第一轮25%税率已经落地,8月27日,还要追加到50%。   这是全球贸易史数得上的高税率,而印度偏偏是对美出口最依赖的国家之一,20%的出口都奔着美国市场去,一年870亿美元的生意,说断就断。   受伤最深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最大的鞋业制造商已经放话:25%还能扛扛,50%就是死路一条。   经济学家更是直接下结论:出口可能萎缩15%-20%,GDP要掉0.5%,30万个岗位眼看就要没了。   经济上的打击只是表面,更深一层的问题是,印度所谓的“工业化”根本没站稳脚。十年前,莫迪喊着“印度制造”,目标是制造业占GDP达到25%。   可到现在,不升反降,只剩14%。芯片项目跳票,28nm量产遥遥无期,台积电、三星纷纷撤走。   苹果在印度组装手机,65%的零件还得从中国进口,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22%。这哪是产业链?顶多是个“大号装配车间”。   更别提技术依赖的现状。印度仿制药70%的中间体得靠中国,电子产业的芯片、电池、显示屏也高度依赖进口。   特斯拉明确拒绝在印度建厂,现代汽车看起来风光,其实就是靠低工资代工撑着门面,技术生态完全空心化。   本来指望抱美国大腿走捷径,现在回头一看,大腿变了脸。特朗普不仅用关税打压,还在地缘政治上公开“弃印挺巴”。   5月印巴冲突后,特朗普直接表态“巴基斯坦获胜”,重新恢复对巴军援;支持俾路支解放军的印度,反倒被美国列入“恐怖支持名单”。   土耳其、伊朗也站到了印度对立面,原本幻想的“四国联盟”如今成了“一国孤岛”。   更荒唐的是,莫迪原本力推的“印度-沙特-欧洲经济走廊”,也被特朗普一句话否了。   美方干脆废止这个印度版“一带一路”,全盘否定印度的地缘经济野心。外交上进退失据,经济上腹背受敌,印度的“多边平衡术”彻底失灵。   面对局势失控,莫迪政府选择硬刚。8月7日,莫迪对外宣称“绝不牺牲农民利益”,拒绝美国提出的开放农业市场要求。   第二天,印度防长取消访美行程,暂停17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这一系列动作看似强硬,实则是被逼到了墙角。   可一意孤行的代价已经开始显现。2025年3月的股市暴跌成了分水岭,单日跌了1400点,创下全年最大跌幅。   外资一边看一边抛,累计流出高达250亿美元。卢比汇率压力剧增,股汇双杀的局面让市场信心彻底崩盘。   严重的是,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仅今年前7个月就达到了457亿美元,创下年内新高。   走到这一步,不只是经济走投无路,更是战略认知出了问题。明明还在追赶工业化的半程,印度却开始幻想自己是“全球中心”。   王毅在8月访印,三年首次边界会谈,释放善意,但印度钢铁部却回应“不想成为下一个中国”。这番话听上去有骨气,实则是战略自乱阵脚。   中美夹击下,印度正走进死胡同。美国不再愿意扶持它升级,反而用关税封死路径;中国则在边界问题上释放缓和信号,却依旧保持技术和产业优势。   印度本想做“杀猪盘”,把外资都圈进来收割一波,结果自己成了案板上的肉,不仅没把资本养肥,反倒把自己的家底赔了个精光。

0 阅读:271

评论列表

三毛

三毛

3
2025-08-20 10:31

有也没有小编所述的这么不堪,不过他们确实缺乏战略眼光。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