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叶飞要华丰的日军投降,日军旅团长反而嘴硬道:“要不是美军投下原子弹,苏军攻进东北,单说和你们较量,你们打不过我们。” 日本已经投降五个多月了,华丰煤矿里的日军却死活不肯放下武器,还想着带枪回国。当叶飞的部队将他们团团围住后,这个日军旅团长居然还敢叫嚣不服,真是到死都不承认自己技不如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投降并不意味着所有日军都乖乖放下了武器。1946年1月下旬,据守鲁中地区华丰煤矿的日军洼田守备队4000余人,拒不投降,甚至还幻想拖着大炮,全副武装回国。这支日军成了山东地区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 华丰煤矿在抗战期间是日军的重要资源掠夺基地,矿区人口达到2万多人。日本人在这里开设了大量煤窑,掠夺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驻守这里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第十一独立警备队有3000多人,队长洼田武二郎是个少将,手下有6个大队。按理说,日本都投降这么久了,这些人早该回家了,可他们偏偏不走。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说起。洼田部队本来已经接到撤退命令,准备撤到济南集结,但1946年1月上旬又突然接到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要求他们停止撤退,继续守卫华丰和赤柴煤矿区,控制泰安到大汶口的铁路要点。这明显是国民党想利用日军来对付共产党的部队。 叶飞当时是新四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这位开国上将有个特殊身份,他是唯一一个具有中菲混血血统的高级将领,5岁时从菲律宾回到中国,从小就投身革命事业。面对华丰的日军,叶飞接到了上级的明确指示:争取或迫使这股日军向人民军队投降。 最初的交涉并不顺利。叶飞以纵队司令员名义派人下达通牒,要求日军不得参与中国内战,听候受降命令。洼田表面上答应保持中立,实际上却在暗中准备。1946年1月12日下午,赤柴的一个日军大队趁我军不备,突然乘火车逃往济南。 转机出现在1月19日。洼田旅团的步兵第60大队500多人偷偷从华丰出逃,结果在东太平火车站被叶飞的三旅八团发现并拦下。经过谈判,这些归心似箭的日军交出了武器花名册和全部装备,无条件投降。这次成功为后续的大规模受降积累了经验。 真正的较量在1月22日开始。洼田集中剩下的4个大队和40多节车皮的军用物资准备北撤,结果在北集坡以南的洼地被叶飞的第二旅拦住。这个地方三面环山,地形对我军极为有利,日军的车队被困在狭窄地带,进退两难。 叶飞派出了纵队政治部联络部长金子明去谈判。金子明是留日学生,长得威严,会说日语。面对洼田的傲慢态度,金子明直接指着自己的臂章说:“我们是堂堂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合法的中国军队,完全有权接受你们的投降!”洼田这才不得不表示可以商量。 1月23日,叶飞又派二旅参谋长冯少白去谈判。洼田派副官出面,自己躲着不见。冯少白看出日军在耍花招,直接怒斥:“如果不把这40多节车皮的武器交出来,我们就按国际法将你们就地俘虏!”洼田没办法,只能交出了重武器和车皮物资。 可陈毅司令员觉得还不够,当晚就命令叶飞继续追击,把日军的轻武器也全部缴下来。1月25日,冯少白再次与日军谈判,要求交出全部轻武器。洼田装出为难的样子说:“我们给的武器不少了,剩下的要上缴给国民党,不然难以交账!” 叶飞决定施加更大压力,让冯少白传话:“我们已经占领了附近山地,控制了水源。你们只有缴械,别无出路!”同时真的切断了日军的水源供应。 就在这种绝境下,洼田说出了那句充满不甘的话。据史料记载,这个穷途末路的日军旅团长试图做最后挣扎,声称:“我们虽然宣布了投降,但这次军事上并没有失利,要不是美军投下原子弹,苏军进攻东北,单是和你们较量,你们是打不过我们的。” 这话说得真是够可笑的。冯少白当场就反驳:“你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那就是承认了军事上的失利。至于说较量,我建议你看看外面。”洼田向四周一看,漫山遍野都是全副武装的新四军战士,军容严整,士气高昂,形成了绝对的包围态势。 面对铁的事实,洼田的狂妄彻底破灭,只能绝望地命令部下放下全部武器。这次华丰受降,叶飞的第一纵队共缴获野炮11门、步兵炮2门、迫击炮3门、掷弹筒47只、重机枪25挺、轻机枪31挺、步马枪800支、各种炮弹30多万发、手榴弹4140颗、坦克2辆、汽车37辆,以及大量通信设施、炸药、被服等军用物资。 因整个过程没有发生战斗,不属于武装缴械,史称”华丰日军受降事件”。此时距日本宣布投降已过去了5个多月。这是整个泰安地区最大的一次受降活动,也是缴获物资最多的一次,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武器装备。 洼田这种死不认账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时很多日军高级军官的共同心理。他们宁愿把失败归咎于原子弹和苏军,也不愿承认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但历史就是历史,叶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这次华丰受降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政治智慧和军事实力,也为抗战胜利后的和平建设扫清了障碍。
抗战胜利后,叶飞要华丰的日军投降,日军旅团长反而嘴硬道:“要不是美军投下原子弹,
熹然说历史
2025-08-19 00:26:24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