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4年,河南安阳的一个将门之家,诞生了一位注定要名震天下的女子——李凤娘。她

瑶步踏花归 2025-08-16 13:30:33

1144年,河南安阳的一个将门之家,诞生了一位注定要名震天下的女子——李凤娘。她的父亲李道官至庆远军节度使,家中气象威严。 据说李凤娘出生时,军营前一群黑凤盘旋不去,父亲便为她取名“凤娘”,寓意她命格不凡。后来,道士皇甫坦为她看相,惊叹道:“此女面相大贵,当母仪天下!” 这话传到宋高宗耳中,高宗当即拍板,将17岁的李凤娘许配给皇孙赵惇,也就是后来的宋光宗。 那时的赵惇,还是个恭王,性格温吞,颇有儒雅之风。两人成婚后,李凤娘的美貌与机敏让赵惇着迷,但她的嫉妒与跋扈,也开始在宫中埋下祸根。乾道四年(1168年),她生下儿子赵扩,也就是后来的宋宁宗,地位愈发稳固。 到了1189年,宋孝宗禅位,赵惇登基为宋光宗,李凤娘顺理成章成为皇后。这时的她,已不再是那个温婉的恭王妃,而是开始露出锋芒毕露的真面目。 她身着深青袆衣,头戴翟文凤冠,站在福宁殿的高台上,目光冷冽,俯视着整个宫廷。南宋的皇权,即将在她的手中,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1189年夏,临安皇城暑气蒸腾,福宁殿内青砖铺地,竹帘低垂,宫女们捧着金盆,恭敬地为光宗洗手。 光宗无意间瞥见一名宫女的手,肤如凝脂,忍不住脱口而出:“好一双玉手!”这句轻飘飘的赞美,却成了宫女的催命符。 当晚,李凤娘得到消息,怒火中烧。她性情悍妒,绝不容忍丈夫对其他女人的丝毫关注。次日,她命内侍将那宫女的双腕斩下,装进一只戗金朱漆食盒,送至光宗面前。 光宗打开盒子,血腥气扑鼻而来,那双曾经白皙的手,如今血肉模糊,触目惊心。他惊得魂不附体,踉跄倒退,嘴里喃喃:“凤娘,你怎能如此……”从此,他的心疾加重,常常夜不能寐,幻听宫中有人低语。 这起“宫女断手事件”,在南宋宫廷掀起了轩然大波。朝臣们私下议论,称李凤娘为“悍后”,连宋孝宗都震怒不已,欲废黜她,却被谢皇后劝阻:“废后恐伤国体。”光宗的懦弱与心疾,让他无法对抗李凤娘的强势,宫廷大权逐渐落入她的手中。从绍熙三年(1192年)起,史书记载:“政事多决于后。” 李凤娘的嫉妒,不仅止于宫女,更延伸到光宗的宠妃黄贵妃。黄贵妃原是宋孝宗后宫的和义郡夫人,姿色出众,性情温和。 光宗做太子时,身边只有李凤娘一人,孝宗便将黄氏赐给他。黄贵妃温柔体贴,深得光宗宠爱,登基后被封为贵妃。1191年,黄贵妃怀孕,这本是喜事,却成了她的死期。 李凤娘趁光宗外出祭祀,派内侍暗中毒杀了黄贵妃,谎称她暴毙而亡。光宗归来,得知噩耗,悲痛欲绝,病情愈发严重。 他卧病在床,眼前总是浮现黄贵妃的笑颜。那一年的秋天,他独自在宫中写下《菊谱》,以寒菊寄托哀思,暗喻黄贵妃如“寒英独谢”。 黄贵妃之死,不仅让光宗心力交瘁,也彻底激化了他与父亲宋孝宗的矛盾。李凤娘借机挑拨,造谣孝宗送来的药丸是毒药,怂恿光宗不去探望病重的孝宗。 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病逝,光宗却称病不出,甚至拒绝主持丧礼,朝野震动。 李凤娘的跋扈,终于引来了她的末路。光宗的不孝与无能,让朝臣忍无可忍。绍熙五年,枢密使赵汝愚联合韩侂胄等人,发动“绍熙内禅”政变,逼迫光宗禅位给儿子赵扩,即宋宁宗。 太皇太后吴氏垂帘听政,亲自坐镇,宫廷内外戒备森严。光宗无奈退位,迁居寿康宫,成了太上皇。 李凤娘被尊为寿仁太上皇后,但她的权势已烟消云散。庆元六年(1200年),她病逝于慈元殿偏殿,年仅56岁。 史书仅以“崩于宫”记载她的结局,透着一丝冷清。光宗也在同年郁郁而终,享年54岁,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瑶步踏花归

瑶步踏花归

只会拙笔垦史田,阡陌纵横,当心脚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