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
昨天(14日)晚上,黄浦江畔,晚霞如焰。这又叫火烧云。辛弃疾说,“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壮志凌云。
火烧云多见于夏秋季节的日落时分。昨天上海日落时间为18时38分,这是我在18时20分拍的照片,可以看到太阳高度角低,光线穿透大气层路径更长。
为什么会有火烧云呢?因为太阳光中的红、橙光穿透力强,照射云层后形成“燃烧”般的视觉效果。这种效果通常短暂,只有20至30分钟,随日光减弱而消散。
近期上,上海相对湿度达60%-90%,空气中水汽充沛,增强光线散射。昨天(14日)上海为多云天气,午后局部有短时阵雨,雨后大气透明度提升,符合火烧云形成条件。
中国古人,将火烧云视为天象预兆。“傍晚火烧云,来日天气晴”,“早上火烧云,午后一阵雨”。《水浒传》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引发的则是对庄稼收成的忧惧。
昨天,上海的体感温度是40℃,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场,像一顶红帽子挥之不去。火烧云之后,上海的“炙烤模式”将至,周六起雷雨消退,纯高温将持续。火烧云本地新闻上海天气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