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泰戈尔访华,苦追林徽因2年没有结果的徐志摩,想请他老人家为自己牵桥搭线,泰戈尔看看他们俩,连连叹气地说:“我觉得,凌淑华比林徽因更好。”而此时,陆小曼正在门口发传单。 林徽因才貌自不必说,能让泰戈尔觉得比她还好的凌淑华到底是何许人也? 凌淑华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官宦世家,家族世代与绘画结缘。父亲凌福彭和康有为是同榜进士,并点翰林。凌福彭与当时京城一些著名画家交往甚密,家中文人墨客更是络绎不绝。 凌淑华从小在这种艺术熏陶下,对绘画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慈禧太后的御用“代笔”女画师廖素筠亲自指导,“清末怪杰”辜鸿铭亲自教她英语和古典诗词,齐白石义务指点她作画。 不仅在绘画方面造诣很深,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大放异彩,她与冰心、苏雪林、庐隐并称为“新闺秀派”四大才女。 1924年,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林徽因一直陪伴左右,凌淑华作为燕京大学学生代表迎接泰戈尔,也正是这次机会,她结识了徐志摩以及后来的丈夫陈西滢。 当时,徐志摩刚离婚,而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订婚,正处在感情的低迷阶段的徐志摩转而将眼光投向了出身高贵的凌淑华和妩媚动人的陆小曼,这两个女人同时又被徐志摩凛然才气和浪漫多情所吸引,所以与之越走越近。 徐志摩同时与这两个女人书信来往,但陆小曼彼时是有夫之妇,他还是有所顾忌,而凌淑华待字闺中,仅仅半年,两人鸿雁传书就有7、80封,等于是每两天一封。 有一次,凌淑华还没起床,徐志摩提前到达凌府,不等下人通报,他毫无忌讳,直接闯进凌淑华的闺房,可见,两人交往十分密切。 然而,浪漫率真的诗人同时与两位才女通信,却没想到上演了一出”拿错信“的闹剧。 这年8月,徐志摩送泰戈尔回到印度后,住在上海的新新旅馆,这天,他同时收到凌淑华与陆小曼的各自的一封信,第二天,徐志摩的父亲来看望儿子,好巧不巧,陆小曼的丈夫王庚也来拜访他。 徐志摩自作主张与张幼仪离婚,父亲至今都没有原谅他,他深知自己的父亲对出身豪门贵族的凌淑华十分有好感,为了缓解紧张的父子关系,于是对父亲说:“诺,淑华的信。”,顺手就将手边的一封信递给他。 徐父打开信来读,一旁的王庚也好奇地凑过脑袋,徐志摩正内心得意,不料却看徐父脑门青筋爆出,而旁边的王庚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徐志摩这才发现大事不好,给父亲的那封信是陆小曼的,而凌淑华的信还安然躺在枕头上。 也许正是因为这封“阴差阳错”的信,导致徐志摩不得不作出选择。 很快,陆小曼便与王庚离婚,与徐志摩牵手婚姻的殿堂,二人的事弄得沸沸扬扬,一开始,凌淑华还不相信此事,自信满满地说:“徐志摩不是那样的人”。 徐志摩敢爱敢恨,不顾亲友反对,毅然迎娶陆小曼,徐志摩曾亲口承认因为那“阴差阳错”的看信事件,导致陆小曼与王庚离婚,自己愧疚难当。 但有趣的是,二人结婚的时候,还给王庚发了请柬,王庚竟然还送了一份贺礼,不失谦谦君子之风。 和陆小曼结婚后,徐志摩依旧与凌淑华保持亲密的往来,他称她为”最有益的朋友“,但无可置疑的是,凌淑华是徐志摩最信任的女朋友,没有之一。 徐志摩生前有一个不离身的“八宝箱”,当时他插足陆小曼与王庚的婚姻,闹得满城风雨,只好跑到欧洲去避风头,临走之前,特地将这个“八宝箱”交给凌淑华保管。 回国后,徐志摩在北平任教,上海北平两地跑,便将箱子寄存在胡适家中,后又觉不妥,于是将这个装满自己秘密的箱子再次交给凌淑华,可见徐志摩对她的信任程度之高。 只是这一次,箱子里多了几样东西,其中包括陆小曼的初恋日记和他们之间往来的大量情书。他出逃欧洲之前,特意嘱咐陆小曼将对他的思念记成日记。 据凌淑华淑华说,那些日记牵扯许多是非,包含很多骂林徽因的内容。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飞机罹难,存放在凌淑华那的“八宝箱”便成了他最后的遗物,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想得到这个箱子。 陆小曼作为徐志摩的妻子,在他去世后,幡然醒悟,一改以往风流作态,深入简出,只想整理徐志摩的遗稿,于是拜托胡适去向凌淑华讨要。 林徽因作为徐志摩的挚友,只是想看看“八宝箱”中那本关于自己的“康桥日记”,于是亲自向凌淑华讨要,遭到凌淑华的拒绝,她只好也请胡适从中斡旋。 胡适以出版徐志摩作品为由,从凌淑华处取得“八宝箱”后,没有给陆小曼,而是直接给了林徽因,林徽因终于看到了那本朝思暮想的“康桥日记”,却没想,关于自己的那几页不翼而飞,恼羞成怒,从此与凌淑华老死不相往来。 徐志摩生前与几位女人纠葛不清,他一定没有想到,死后还能掀起她们的战争。徐志摩对凌淑华的感情像风像雨又像雾。 多年以后,凌淑华曾公开坦言:“说真话,我对徐志摩向来没有动过感情,我的原因很简单,我已计划同陈西滢结婚,陆小曼又是我的知己朋友。” 时过境迁、时易世变,如今我们也很难分辨他们之间是爱情还是友情。
1924年,泰戈尔访华,苦追林徽因2年没有结果的徐志摩,想请他老人家为自己牵桥搭
姗姗谈历史
2024-11-20 22:03:5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