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与不谈,主动权该握在我们手里 荷兰想找我们谈判,我们怎么办,不予搭理。 如

极速西柚 2025-10-21 13:30:10

谈与不谈,主动权该握在我们手里 荷兰想找我们谈判,我们怎么办,不予搭理。 如果我们想与荷兰谈判,前提是我们也没收一个荷兰在我国的企业,然后就抢来的企业是否要归还,展开谈判。 至于其他问题,与没收企业无关,根本无需绑在一起谈判。 先得说清楚,“以没收企业为谈判前提”这个思路,看似是拿了主动权,实则可能绕进了对方的节奏里。荷兰主动找上门谈,大概率是冲着半导体、贸易这些核心议题来的——毕竟这些年荷兰ASML在对华芯片设备出口上一直受牵制,他们急着找我们打开局面,这本身就说明我们手里有对方想要的东西,犯不着用“没收企业”这种容易授人以柄的方式开局。 真要没收企业,首先得考虑国际法和营商环境的影响。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少外资企业就是冲着这点来的。要是为了谈判故意去没收一家荷兰企业,不管理由多充分,都会让其他外资心里打鼓:今天能对荷兰企业这么做,明天会不会轮到我?这对我们吸引外资、拓展国际合作可不是好事,反而可能让荷兰抓住机会在国际上炒作“中国营商环境不安全”,把舆论主动权抢过去。 再说谈判的核心逻辑——从来都是“你有我要的,我有你缺的”,靠实力对等交换,而不是靠“抢东西”施压。荷兰最在意的,无非是ASML的设备出口、中荷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比如荷兰的乳制品、花卉);我们这边呢,可能关心的是芯片设备供应稳定性、荷兰在欧盟内部对中国的态度。把这些核心诉求摆到台面上,一条条谈利益交换,比“拿企业当筹码”要稳妥得多。比如他们要是愿意放宽对华芯片设备出口限制,我们可以在农产品检疫、市场准入上给荷兰更多便利,这样的谈判才是双赢,也符合长期合作的逻辑。 还有个关键点,“不把其他问题绑在一起谈”这个想法是对的,但得搞清楚哪些是“无关问题”。比如荷兰要是想把中荷谈判和所谓“人权”“南海”这些议题扯在一起,我们当然要明确拒绝,不能被对方带偏;但如果是和企业相关的正常经贸议题,比如荷兰企业在华的合规经营、我们企业在荷兰的市场待遇,这些反而可以放在一起谈,形成利益互补。毕竟谈判不是赌气,是为了争取更有利的局面,没必要把路走得太死。 其实荷兰主动来找我们谈,本身就说明他们有求于我们,这时候我们更该沉住气,先摸清对方的底线和诉求,再拿出自己的方案。比如可以先让相关部门和荷兰方面进行初步接触,了解他们到底想谈什么、有哪些具体提议,再根据这些信息制定谈判策略。要是一上来就“不予搭理”或者“拿企业开刀”,反而会错过争取利益的机会,甚至可能让荷兰转头去找其他国家合作,给我们制造更多麻烦。 说到底,谈判的关键不是谁的手段更硬,而是谁能更精准地抓住对方的需求,同时守住自己的核心利益。荷兰想谈,我们可以谈,但得按我们的节奏、我们的规则来,没必要用“没收企业”这种风险高、收益低的方式。把主动权握在手里,用利益交换代替对抗施压,才能真正谈出对我们有利的结果。

0 阅读:25
极速西柚

极速西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