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看守内阁即将到期,时间为10月29日,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斯曼在卸任前做了一个决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9 17:25:00

荷兰看守内阁即将到期,时间为10月29日,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斯曼在卸任前做了一个决定,裁定解除首席张学政的职务,并否定出于美国压力,克雷斯曼说他6月任荷兰临时经济部长到现在,从来没和美国人说过,他还说某些人错误的认为荷兰是迫于美国压力。 这话听着挺硬气,可惜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 10 月 14 日公开的法庭文件一出来,就跟戳破了的气球似的,漏得一干二净。 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美国官员早在今年 6 月就找过荷兰外交部,话说得相当直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要是想从美国的 “实体清单” 里捞到豁免,那个中国籍的首席执行官张学政必须得换掉。 6 月 12 日的磋商记录更不留情面,美方直接补刀,说剥离股权慢慢来能理解,但中国籍 CEO 留在位置上就是个绕不过去的坎,想拿豁免几乎没别的路,只能换人。 这时间点掐得太巧了,卡雷斯曼 6 月上任,美国 6 月就开始施压,他这边刚说自己没跟美国接触,那边法庭文件就把美方的施压细节摆得清清楚楚,连 “必须更换” 这种硬话都有记录,这哪是巧合,分明是美国那边刚吹哨,荷兰这边立马起跑。 更有意思的是后续的操作节奏,9 月 29 日美国刚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新规,把制裁范围扩大到被列实体持股超 50% 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正好撞枪口上。转天 9 月 30 日,卡雷斯曼就拿出《商品供应法》,以 “治理严重缺陷” 为由头,第一次动用这个从没用过的法律,暂停了张学政的职务。 10 月 7 日荷兰法院又跟着加码,不仅继续停职,还派了个外籍董事来握有决定性投票权,把闻泰的股份除了一股都托管给第三方,等于直接把中资的控制权给架空了。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时间差精确到天,说没提前串通谁信?美国《华尔街日报》拿到的会议录音里,闻泰的高管都直接说了,荷兰经济部就是跟在美国身后的温顺绵羊,这话可没冤枉他们。 卡雷斯曼说自己是 “基于自身考量”,可安世半导体这些年给荷兰带来的好处摆在那,近五年光企业所得税就缴了 1.3 亿欧元,在欧洲好几个国家都有研发和制造中心,上千人靠着这家公司吃饭,生产的芯片还专供欧美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说是欧洲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都不为过。 要是真为了荷兰自身利益,犯得着对这么个纳税大户动粗?荷兰智库克林根代尔研究所的学者都看得明白,美国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要遏制中国科技,荷兰这强硬操作根本就是被推着走的。 再说荷兰哪有那么大的 “自主决定权”,看看 ASML 的遭遇就知道了。作为荷兰的科技门面,ASML2024 年中国大陆市场占比都冲到 41% 了,比美韩加起来还多,可在美国施压下,还不是得乖乖限制对华出口,连 DUV 光刻机的部分型号都没法发货,预计 2025 年中国市场占比要跌到 20%。 之前荷兰官员还嘴硬说要让 ASML “尽可能自由经营”,转头就跟着美国的禁令走,这种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的操作早就不新鲜了。 卡雷斯曼这回否认受美国压力,跟之前荷兰政府否认限制 ASML 的套路一模一样,都是先装独立,等证据出来了就沉默。 现在连荷兰自己人都觉得离谱,海牙战略研究中心的分析师直言这是在玩火,前驻华大使更是担心要被中国 “杀鸡儆猴”,毕竟挪威和立陶宛之前的教训就在那摆着。 欧美汽车制造商协会都急了,直接警告芯片供应要断,美国汽车工厂下个月可能就得停工,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对他们来说是刚需。 卡雷斯曼一边搞接管,一边又说希望和中方磋商,还强调符合中美欧各方利益,这话说得自己都不心虚吗?要是真没受美国压力,何苦冒着得罪中国、扰乱本国产业链的风险,非要在卸任前赶这趟浑水。 说到底,法庭文件的白纸黑字比什么辩解都管用,美国 6 月施压,荷兰 9 月动手,时间线、沟通记录、操作结果全对上了。 卡雷斯曼说没跟美国人谈过,或许是真的没直接聊,但美国的压力早通过外交部传达到了决策层,他不过是顺着美国的意思,在卸任前把这事儿办了。毕竟看守内阁本来就是过渡的,一般不会碰这种敏感决策,偏要在临走前干这么一出,除了给美国交差,实在找不出更合理的解释。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