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荷兰劫掠中企,欧洲知名车企联合喊话:再不解决问题,我们都得停产! 欧洲

洞察观史 2025-10-18 15:50:27

[浮云]荷兰劫掠中企,欧洲知名车企联合喊话:再不解决问题,我们都得停产! 欧洲汽车圈最近炸了锅,行业巨头集体抱团喊话,字里行间全是慌神的味道。宝马、大众、法拉利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凑在一起,不是要发布新车,而是急着求救 —— 再搞不定芯片供应,整个欧洲汽车生产线都得停摆。 这事儿说起来挺讽刺,始作俑者是荷兰政府,本想跟着美国对付中国,没成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和整个欧洲的脚。 故事得从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说起。这家企业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部门,有六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在车规级芯片领域是实打实的龙头,全球 2.5 万家客户里,欧洲车企占了大头。 2019 年,中国闻泰科技花了 340 多亿完成全资收购,让它成了中企 100% 控股的子公司。谁能想到,荷兰政府今年 9 月底突然发难,一纸部长令冻结了安世全球 30 个主体的资产和业务。 紧接着通过法庭裁定,把中方股东的 99% 股份强制托管,只留下象征性 1 股,直接剥夺了中方的控制权。 荷兰政府给出的理由是 “保障供应链安全”,说白了就是迎合美国 9 月出台的 “穿透制裁规则”,怕中企控股的公司不符合美方要求。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安世半导体的核心产能并非位于欧洲。这一被遗忘的要点,或许会在不经意间影响后续的判断与决策。 中国东莞的工厂承担了它七成以上的封装测试业务,8 万平方米的厂区里,生产出的芯片占全球车规级 ESD 保护芯片市场的重要份额,小信号 MOSFET、二极管等产品更是全球市占率第一。 闻泰科技收购后,安世每年给荷兰缴 1.3 亿欧元企业所得税,养活了数千当地员工,运营透明合规,所谓 “安全威胁” 纯属莫须有。 中国商务部直接对安世中国分公司下达出口禁令,在华生产的芯片不准销往国外。这一下就掐住了关键 —— 欧洲车企依赖的车规芯片,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安世东莞工厂。 十月中旬,局势所迫,安世无奈向所有欧洲客户发出通知,芯片交付已难以确保。虽心有忧虑,然现实棘手,交付困局恐难轻易化解。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芯片就是 “工业粮食”,缺了它,哪怕生产线再先进,也只能停工待产。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赶忙发布声明,呼吁相关国家尽快解决问题。 然而,面对荷兰政府的不当干预,他们却始终未敢直接点名。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心急如焚,匆匆发布声明,急切呼吁相关国家速解问题。但面对荷兰政府的不当干预,他们瞻前顾后,始终未敢直接指名道姓。 荷兰政府这才发现闯了大祸。当地时间16日凌晨,相关方面紧急召开内阁会议,就当前局势商讨应对之策。在深入权衡与考量后,甚至将部分解除冻结令纳入了讨论范畴。 他们曾仔细核算过,冻结安世资产所引发的产业损失,已然远超该公司每年向荷兰缴纳的税款。更令人忧虑的是,此举还可能致使数千个就业岗位流失。 更令他们焦头烂额的是,2024 年安世半导体营收高达 147 亿元,作为闻泰科技核心盈利板块,原本零负债运营的良好态势,被这波操作彻底搅乱。 车规芯片领域,客户合作周期通常逾 10 年之久。鉴于此紧密且长期的合作模式,短期内寻觅替代供应商几无可能,足见其合作关系的稳固与替代的艰难。 荷兰为了讨好美国,随意动用行政和司法力量抢夺中企资产,本质上是把 “规则” 当成了武器。可市场规律从来不会买账,你想靠权力改变游戏规则,市场就会用更残酷的方式反击。 欧洲汽车产业每年贡献巨额 GDP,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就因为一场无端的政治干预面临停摆风险,这笔账怎么算都得不偿失。 这件事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全球产业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靠打压和掠夺根本行不通。中国之所以能精准反制,靠的是在制造业领域的扎实布局和产能优势。荷兰政府现在骑虎难下,欧洲车企急得团团转,都是因为误判了形势,选错了站边。 说到底,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道。荷兰该做的是赶紧撤销错误指令,归还中企合法权益,而不是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 全球经济本就面临重重挑战,若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蓄意搞阵营对立,此等短视之举恰似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必将自食恶果,让自身陷入更艰难之境。 (主要信源:界面新闻——荷兰政府干预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深感担忧,或威胁汽车生产)

0 阅读:159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