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媒10月14日报道:俄罗斯向中国发运首批4吨重黑麦粉。别看这4吨俄罗斯黑麦粉

菲菲的信笺 2025-10-17 17:50:19

据俄媒10月14日报道:俄罗斯向中国发运首批4吨重黑麦粉。别看这4吨俄罗斯黑麦粉分量不多,对14亿中国人来说可能不够塞牙缝,但它的意义可太不一般了,这意味着中俄农业合作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其实早几年,中俄农业合作就已经热起来了。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两国农产品贸易额直接冲破了50亿美元,比前一年多了两成还不止。   现在咱们从俄罗斯买的农产品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平时吃的大豆、小麦、玉米这些"老熟人",牛肉、牛奶、奶酪这些肉类和乳制品也卖得越来越火。   就说俄罗斯大豆吧,因为是无转基因的,很多中国消费者觉得更健康,2023年进口量一下子涨了近30%,超市里不少豆制品原料都来自俄罗斯。而能有这样的好势头,离不开两国政策的"神助攻"。   这些年,中俄一直在简化农产品通关流程,以前检验检疫要跑好几个部门、等好几天,现在不少环节都能线上办,速度快多了;关税也降了不少,让双方的农产品卖得更实惠。   不光如此,中俄还签了不少农业合作协议,从种养殖到加工都有明确的合作规划。中国企业也主动去俄罗斯远东地区帮忙搞农业开发,建了不少种植基地和加工厂,让俄罗斯的农产品能种得更多、加工得更好,出口到中国也更方便。   俄罗斯地广人稀,光是耕地就有好几亿公顷,远东地区更是大片土地等着开发,农业资源丰富得很;而咱们中国有14亿人的大市场,大家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还有不少先进的农业技术,比如智能灌溉、病虫害防治这些。   双方合作起来,俄罗斯的好东西能卖到中国,满足咱们的需求;咱们的技术和经验能帮俄罗斯提高农业水平,让他们的农产品更有竞争力,真正做到了互相帮忙、一起赚钱。   这里不得不提中欧班列的功劳,它就像一条"快速通道",让俄罗斯农产品能更快更便宜地来到中国。以前靠海运,俄罗斯的粮食、肉类运到中国要一两个月,现在中欧班列十几天就能到,不仅新鲜度更高,运输成本也降了不少。   2023年通过中欧班列运的中俄农产品,比前一年多了40%还多,刚开始主要运粮食,现在肉类、水果这些易坏的产品也能通过班列运输了,大大丰富了咱们的餐桌选择。   而今年的这4吨黑麦粉只是个开始,未来中俄农业合作会越做越大。说不定过不了多久,超市里会出现更多俄罗斯的优质农产品,从面包用的面粉到餐桌上的牛排、牛奶,选择会越来越多。俄罗斯也能通过合作,把更多农产品卖向中国市场,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不仅能让两国老百姓得到实惠,还能让中俄的经贸关系更紧密。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中俄农业合作的未来真的让人充满期待。

0 阅读:0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