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美联储加息那阵子,说白了就是用高利息把全世界的美元往美国拽,这一招确实狠——全球其他地方因为美元被抽走,流动性就紧了,可美国国内因为资金扎堆回流,反而不缺钱,等于间接给自家市场松了绑。 但美联储不傻,一边加息引钱进来,一边还在搞缩表,所谓缩表就是手里的国债、抵押贷款债券到期了不续买,把市场上的美元收回来,相当于给自家的“钱袋子”腾地方。 就像家里要大扫除,先把多余的东西清出去,后面买新东西才有地方放,这就是之前说的“给水池放出空间”,为后来的政策调整留足操作余地。 可到了现在,情况反过来了。美联储开始降息了,2024年已经降了三次,2025年9月又把利率降到4.00%到4.25%之间,这时候问题就来了。 降息会让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下降,之前回流的钱开始往外跑,美国国内的流动性反而紧张了——本来想通过降息给经济添把火,结果国内的钱变少了,这不就成了对美国自己的“紧缩”吗? 鲍威尔自己都承认,就业有下行风险,通胀还没压下去,这局面确实棘手。 这时候停止缩表的门道就显出来了。要知道,之前缩表是在不断收回市场上的美元,属于“紧缩”的一部分。 现在既然降息已经让国内流动性偏紧了,如果还接着缩表,等于一边想通过降息放钱,一边又通过缩表收钱,两边抵消,政策根本起不了作用。 就像你一边给鱼缸加水,一边又开着排水口,水位永远上不来。2025年9月第一次降息的时候,美联储还在缩表,结果美元照样偏强,大宗商品价格也没起来,这就是缩表和降息对着干的后果。 所以停止缩表,本质上就是停止这种“双重紧缩”,先把排水口关上。这可不是随便动的念头,而是为真正的大幅降息铺路。 美联储的“点阵图”已经透了底,19个官员里9个都觉得年底前还得再降50个基点,还有人主张直接降125个基点,这说明内部早就有大幅宽松的打算了。 要是不先停了缩表,真搞大幅降息,钱一边往外流,一边还被缩表收走,美国国内的企业贷款、股市、房地产都得受影响,那降息就成了“空架子”。 从美元潮汐的规律看,美联储从来都是一套组合拳。2020年疫情时先零利率再扩表,2022年抗通胀就加息加缩表,现在要转向宽松,自然得先停了缩表这个“紧缩工具”,再全力用降息放水。 这就像开车换方向,得先松油门再打方向盘,总不能踩着刹车猛打方向吧?之前缩表把资产负债表从9万亿美元的高峰压下来,现在停手,就是把之前腾出来的水池空间用上,等大幅降息开始,就能顺理成章地扩表,把钱真正撒到市场里去。 现在市场其实也看明白了,鲍威尔嘴上说通胀有风险,但停止缩表的动作已经很实在了。 毕竟美国经济增速在放缓,就业也开始疲软,要是不赶紧拿出真金白银的宽松政策,光靠小打小闹的降息根本顶不住。这停止缩表就是个明确的信号:之前的紧缩周期彻底翻篇了,接下来要动真格的了,大幅降息只是时间问题。
诡异的一幕!美国正施压要我们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换人!10月15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和
【157评论】【7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