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2025年9月的销量为41581台,创历史新高。
这个销量比我预测的低了一些,应该是跟全新P7的产能爬坡有关。
小鹏全新P7产能有多少?
官方说的原话是:9月,全新小鹏P7迎来第10,000台正式下线,并且是小鹏汽车所有车型中新产线最快达成40JPH(每小时产量40台)的车型。
根据上面的信息,来简单估算一下:
每班工作时长:通常为 8小时(扣除班前会、休息时间后,实际有效生产时间可能约为7.5小时,但通常按8小时估算)
每月工作天数:通常按 22个工作日 计算(考虑到周末)
每日产能 = JPH × 每班小时数 × 班次
= 40台/小时 × 8小时/班 × 2班
= 640台/天
每月产能 = 每日产能 × 每月工作天数
= 640台/天 × 22天
= 14,080台
这个预测过于理想了,如果我们采用更保守的预测:
有效生产时间:7.5小时/班,同时整体设备效率(OEE)85%,那么:
每日产能 = 40台/小时 × 7.5小时/班 × 2班 × 85% = 510台/天
每月产能 = 510台/天 × 22天 = 11,220台
所以全新P7的产能,保守预估大概11000-13000台是合理的。
按照这个预测,10月应该能交付46000台左右,11月51000台,12月冲量到55000台。
除了全新P7之外,小鹏汽车下一个估值拉升的点,应该是看出海——根据官方的说法,9月15日,小鹏汽车正式官宣欧洲本地化生产的重要规划,与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工厂展开深度合作,借助该工厂现有的成熟生产线,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进程。
所以2026年之后小鹏值得期待的点应该是这样:
小鹏在国内能以纯电的产品打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后续增程车型投入市场,同时小鹏也能借助增程车型在海外市场扩张,应该就离长期、稳定盈利不远了。
能拉高小鹏估值的,除了销量,还有就是出海成规模后,智驾能不能在全球范围落地,如果可以,那么市场或许会把它当成一个“China Tesla”去看待(比较远的将来了)
想想就很有意思。
车圈财报小鹏汽车9月交付4158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