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没想到!拜登也没想到!就连全球能源专家都没有想到,原来美国退出新能源的决心

傲世狂尊凌九霄 2025-10-13 00:13:25

奥巴马没想到!拜登也没想到!就连全球能源专家都没有想到,原来美国退出新能源的决心比想象中还要彻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09年金融危机那会儿,奥巴马一上台就说要靠新能源带动经济复苏,砸了7870亿美元搞《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1500亿是专门给新能源准备的。 为了刺激市场,政府给买电动车的人发补贴,一辆车能抵税7000美元。那几年,太阳能、风电、储能、电动车全都热得不行,美国一度成了全球清洁能源的“领头羊”。 后来拜登接棒,也接着吹这股“绿色风”。上台后,他搞了两个大动作:一个是《两党基础设施法》,另一个是《通胀削减法案》。前后加起来,投入新能源的钱超过5000亿美元。 目标很明确——到2035年,美国电力部门要实现“零碳排放”。他甚至喊话说,要让美国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世界老大”。 那时候,美国各州都在抢建工厂、抢补贴,外资也一窝蜂涌进来,连中国的宁德时代、隆基这些企业都计划去美国设厂。 可谁能想到,风口还没吹热,特朗普上台一脚刹车,直接给这场“绿色盛宴”泼了盆冷水。 特朗普的态度那叫一个直接,上任第一天,就签行政令退出《巴黎协定》。没多久,他又签了《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政策方向彻底调了个头——从新能源转向化石能源。 新能源的补贴、抵税、项目,一个个被砍。风能、太阳能的税收优惠取消,电动车的7500美元补贴直接作废,充电桩建设的预算也没了。与此同时,传统能源迎来“春天”:油气钻探审批加速、煤炭开发松绑、燃油车企不达标也不用罚款。 一句话总结:新能源踩刹车,石油天然气挂上了加速挡。这背后当然不是单纯的“政策调整”,而是政治和利益的合力。 化石能源集团向来是共和党的“金主”,在2024年大选中,美国石油学会等组织就给特朗普阵营投了1.2亿美元的政治献金。新政府上台后,当然要“回报”一下。 于是我们看到:页岩气审批周期从270天压缩到90天,阿拉斯加的油田重新开放,一切都在为传统能源让路。 美国学者早就说过,美国的能源政策像钟摆,一届政府往左推新能源,下一届政府又往右拉化石能源。几十年前卡特总统往白宫屋顶装太阳能板,结果里根一上台就全拆了;现在历史又重演。 不过,这次“急刹车”还有个隐藏原因:AI耗电太猛。美国能源部的测算显示,如果继续维持原来的新能源结构,到2030年AI行业的电力缺口可能高达40%。 斯坦福大学的李飞飞就说过一句话:“没有廉价稳定的能源,美国就不可能在AI上保持领先。” AI、数据中心这些东西,耗电量那叫一个恐怖——2023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占全国的4.4%,预计到2028年要涨到12%。这意味着电网要承受三倍的负荷。 再加上通胀高、财政紧,政府口袋里的钱也见底了。新能源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成了最容易被砍的“包袱”。于是能源部一句“优化资金配置”,实际上就是没钱了,先砍远期项目救急。 但这刹车踩得太狠,后果正在显现。 加州的电池厂停工,科罗拉多的风电项目烂尾,很多企业手里的合同一夜作废。新能源企业股价集体下跌,特斯拉、First Solar这些公司蒸发上百亿美元市值。反而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股价涨了15%。 普通人也跟着遭殃:电动车补贴没了、充电费涨了三倍,而柴油反而便宜了。电动拖拉机卖不动了,农民都骂娘。 美国能源学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新能源项目全砍,到2030年批发电价可能涨25%,2035年要涨七成多。老百姓的电费起码得多掏一成。 投资者也不傻,资本开始撤出美国,流向政策更稳定的中国和欧洲。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投资涨了10%,唯独美国掉了三分之一。 这场震荡还不止在美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说,这是对全球气候行动的“沉重打击”。欧盟一边加大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一边加速推进自己的“净零工业法案”,就是为了摆脱对美国能源的不确定依赖。 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是受牵连,像印尼、阿根廷本来指望气候基金来搞减排,现在美国一退,这些钱都成泡影,很多项目被迫停滞。 而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趁机填补空缺。光伏、储能、风电全线扩张,中国的硅片产能已经占全球85%,宁德时代在德国的电池厂也实现本地化生产。美国退场,反而让别人站上了前台。 不过,也不能说美国完全放弃了“绿色未来”。他们只是换了个方向——投向更“可控”的领域。 比尔·盖茨的核能公司泰拉能源拿到了40亿美元补贴,碳捕捉与封存项目的预算也增加了三倍。核能、碳捕捉这类技术安全系数高、政治风险低,成了新宠。 这说明美国并不是不要清洁能源了,只是想换个更能掌控的赛道。 新能源这条路,美国其实自己先开的车,却又第一个跳下去。这一步,走得太快,也退得太急。最后埋单的,不是别人,还是美国自己。

0 阅读:47
傲世狂尊凌九霄

傲世狂尊凌九霄

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