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亿美元天价订单,丹麦发狠了!你没看错,丹麦一个4.3万平方公里国家,人口只有597万,比以色列还少,竟然斥资90亿购买精确制导武器,应对威胁,太让人不可置信。 说起丹麦这个国家,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乐高积木或者安徒生童话,可谁能想到,它居然砸下90多亿美元搞军购,这笔钱够它整个国防预算翻好几倍了。丹麦国土就那么点大,挤在北欧一角,人口还不到600万,搁谁看都觉得它该是低调养老的节奏。可现实呢,它偏偏在2025年9月12日宣布了这笔史上最大军购,买的还是欧洲产的防空导弹系统,直指俄罗斯的潜在威胁。这事儿一出,国际媒体炸锅了,大家都在问:小国怎么就这么硬气? 丹麦这地方战略位置太敏感了,它扼守波罗的海入口,北边是挪威,东边挨着德国,南边直通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俄罗斯在那儿部署了伊斯坎德尔导弹啥的,射程够覆盖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加乌克兰冲突从2022年打到现在,欧洲人越来越觉得自家后院不稳当。丹麦作为北约老成员,早就在去年就把国防开支目标调到GDP的2%,但光花钱不够,还得买对东西。这次军购就是冲着空中防御去的,填补它目前防空网的短板。丹麦空军主力是F-35战机,可地面防空系统老旧,面对巡航导弹或者无人机群,基本抓瞎。 具体说说这笔订单。丹麦国防部敲定的方案是花580亿丹麦克朗,大概91亿美元,采购八套中远程防空系统。其中,长程部分选了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生产的SAMP/T,这是欧盟里除了两国自己用之外的第一个出口客户。SAMP/T用Aster 30导弹,能打100公里外的目标,拦截弹道导弹和飞机都不在话下。中程部分分成两块,一块是德国的IRIS-T SLM,能在40公里内干掉低空威胁;另一块是挪威的NASAMS,灵活性高,适合快速部署。这组合拳下来,丹麦的波罗的海沿岸从哥本哈根到奥胡斯,全都能罩住。采购周期拉长到2030年,运营维护费也算在内,总包干价位上。这不是一时冲动,早从2025年3月丹麦就成立了空军防御翼,铺路子就是为这个。 为什么不买美国的爱国者呢?这点挺有讲究。爱国者是北约标配,性能牛,但价格虚高,交付还得等。丹麦政府明摆着说,欧洲系统成本低20%,交货快两年,还能拉动本土产业。法国MBDA和意大利的Thales负责SAMP/T,德国Diehl Defence搞IRIS-T,挪威Kongsberg管NASAMS,全是欧洲供应链,钱花在自家圈里,转头还能换来技术转让。丹麦人精明着呢,这步棋不光防身,还在推欧洲防务自主。想想看,美国总爱卖高大上的玩意儿,但欧洲国家间合作,能省钱还能避开美欧贸易摩擦的风险。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在宣布时直言,这能让国家感到更安全,也帮北约整体加固东翼。 俄罗斯那边反应不小。莫斯科外交部很快就放话,说这加剧了地区紧张,丹麦是在挑事。但说归说,实际动作没见多大。俄罗斯自己军力也捉襟见肘,乌克兰战场上导弹库存都快见底了,哪有闲工夫管北欧小国。丹麦大使在莫斯科重申,这纯属防御,不针对任何人。国际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欢迎,意大利和德国也表态支持,挪威更乐见其成,因为NASAMS订单直接拉动他们经济。欧盟层面,这事儿被当成欧洲防务一体化的样板,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柏林会议上提了句,类似合作得多来点。 从丹麦国内看,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得看长远。丹麦经济以出口为主,制药和风电是支柱,军购虽大,但占GDP也就1.5%左右,不会压垮财政。相反,它还能刺激就业,MBDA已经在丹麦设点,培训本地技师。反对党绿党和激进左翼起初叫嚷,说钱该投福利,可辩论下来,也承认安全第一。议会9月18日通过了初步预算,预计年底全票过关。丹麦人平时爱和平,可骨子里有维京血统,一到关键时刻就知道护家。这次军购也反映出北欧心态变了,瑞典芬兰先后入北约,丹麦不想落单。 当然,钱不是天上掉的。丹麦得从绿色转型基金挪点款,弗雷德里克森政府承诺,军费上不影响民生。实际操作上,首批系统明年运到比隆港,工程师得加班整合。俄罗斯威胁不是空穴来风,加里宁格勒的S-400阵地在升级,克里米亚的海岸导弹也瞄着黑海北岸。丹麦情报显示,未来五年,俄军可能试探波罗的海,借机测试北约反应。这时候不备,就晚了。小国求生之道,就是聪明投资,不逞匹夫之勇。 放眼全球,这事儿也戳中了痛点。美国卖军火赚翻,但欧洲醒了,得自力更生。特朗普时代,美欧盟友间就闹别扭,现在拜登虽好点,可谁知道下届咋样。丹麦这步,等于在说,我们不赌美国铁板一块,得有Plan B。法国意大利卖系统,德国挪威分羹,全链条欧洲味儿。长远看,这能推欧盟防务基金扩容,德国那1% GDP军费目标,也得加速。
90亿美元天价订单,丹麦发狠了!你没看错,丹麦一个4.3万平方公里国家,人口只有
义气先义
2025-09-24 23:07: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