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重磅发声:支持两岸和平,坚守三大原则,控制台湾防务支出 一开场,郑丽文又一次把岛内舆论搅得不平静。 她不仅在国民党主席选战中高调喊出“我是中国人”,还在9月23日座谈会上,直接抛出支持两岸和平、坚守三大原则、批评台防务预算的组合拳。 放在九三阅兵后国际气氛缓和的大背景下,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水面,激起不少涟漪。谁都能看出来,郑丽文的发声不只是个人表态,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岛内舆论的风向转变。 这样的时刻,台湾的路到底该怎么走?防务预算和经济压力的拉扯,和平愿景和现实民意的博弈,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郑丽文的底气不是空穴来风。她此前一句“我是中国人”,在岛内社会引发巨大共鸣,网络支持率一度飙到六成以上。 她的言论不只是一种身份认同,更像是对两岸关系的一次重新定调。9月23日的座谈会上,她再一次强调支持两岸和平,提出“九二共识是基础,两岸关系应与时俱进”,坚决主张要加强两岸交流。 数据不会说谎。根据9月22日的民调,63%的台湾民众对赖清德的两岸政策表示不满,而高达88%的人支持维持两岸沟通桥梁。这种民意的变化,绝非偶然。 再看国际层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拒绝了台湾4亿美元军援申请,信号再明显不过。这边美国降温,那边岛内对和平的呼声高涨,两岸交流成了多数人心里最踏实的选择。 郑丽文的愿景,其实很简单:不折腾、不对抗,让老百姓日子过得安稳些。和平统一也好,深化交流也罢,归根结底是让两岸都能摘掉“紧箍咒”,回归正常生活。 如果说支持两岸和平是大方向,那郑丽文的三大原则就是路线图。第一,台湾不能做麻烦制造者。她不点名批评赖清德当局,但话里话外都在怼民进党“倚美谋独”,让两岸关系雪上加霜。 大家心里都明白,搞对立、挑事端,最后受伤的只能是岛内老百姓。第二,台湾不能沦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历史和地理早就写明白了,两岸血脉相连,外部势力拿台湾当棋子,岛民只会成炮灰。最近岛内反“独”声音上升,绿营炒作的安全议题越来越没人信。 第三,台湾要做和平缔造者。郑丽文强调,只有减少军事化,社会才能有发展的空间,内部才不会分裂。 她的三大原则,其实直指绿营新一轮防务预算大幅增加的计划。 民进党喊着“安全靠自己”,却不断把钱砸向军火商,岛内GDP防务预算已超过百分之三,经济压力山大。郑丽文的原则,既有现实考量,也贴近民心。与其当炮灰,不如当和平使者。 争论最激烈的,还属台湾的防务支出。现在的情况是,台湾防务预算已经超过GDP的3%,民进党还想再往上加到5%。 这一点连企业界都坐不住了。美国对华关税一波接一波,台湾出口产业受到重创,失业率飙升,消费者信心不断下滑。 防务预算每加一分,民生就要紧一扣。郑丽文一语中的,直言所谓“防务投资”就是送钱给美国,拿回来的却是过时装备,毫无战略意义。 她的观点很接地气:台湾不是美国的提款机,更不是谁手里的筹码。控制防务支出,才能把有限资源用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态度变化让台湾的地缘价值大打折扣,特朗普拒绝军援,已经是明摆着不想继续为台当局买单。这一信号,不但让岛内部分人开始反思,也进一步证明了郑丽文呼吁和平、控制支出的现实意义。 归根结底,郑丽文这次高调发声,既是顺应民意,也是对岛内“逢中必反”风气的当头棒喝。 最新的民调显示,她的支持率在座谈会后大幅上升,岛内越来越多人认同和平才是出路,三大原则才是正道。两岸和平统一,已经成了主流民意。赖清德当局逆民意而行,注定只会越走越窄。 现在的台湾,更需要像郑丽文这样敢说实话、敢做选择的人。 放下对立,放下幻想,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让两岸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长久之计。未来如何走,历史会给出答案,但眼下的选择,已经越来越明朗。 参考资料:63%台湾民众不满赖清德两岸政策 郑丽文:民意反感制造仇恨对立 2025-09-23 14:58·中国台湾网
黎老大国庆期间回台湾支持郑丽文参选国民党主席黎建南发视频表示,支持郑丽文参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