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阿根廷官方宣布:将大豆出口税从26%降到零,将豆油和豆粕出口税从24

掘密探索 2025-09-24 13:51:07

9月23日,阿根廷官方宣布:将大豆出口税从26%降到零,将豆油和豆粕出口税从24.5%降到零,降税期限为49天,也就是到10月31日截止。   阿根廷为啥这么拼?说白了,钱快不够花了,今年阿根廷比索贬值得厉害,外汇储备快见底,政府急得直转圈,大豆是阿根廷的“摇钱树”,这时候不靠它回笼美元,还能靠谁?   更巧的是,今年阿根廷大豆大丰收,7月刚把税率从33%降到26%,市场还没反应过来,又来一波“零关税”,摆明了要趁丰收季疯狂卖货。   据专家算,这49天里,阿根廷农民至少能多赚20%的利润,政府则通过“出口额上限70亿美元”和港口装船能力,偷偷“卡”免税时长,毕竟,真要一口气出口500-600万吨大豆,港口得排到11月,免税政策可能提前结束。 阿根廷这一刀,直接捅到了美国大豆的“命门”,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买家早把订单转向巴西和阿根廷,现在阿根廷大豆进口成本比美国便宜200块一吨,性价比直接拉满。   更绝的是,阿根廷豆油主要卖给印度,豆粕卖给越南,但全球定价体系下,阿根廷的“低价倾销”直接压低了所有出口国的价格,美国豆农的丰收季,怕是要变成“亏损季”了。   对中国买家来说,这波降价简直是“及时雨”,国内豆粕库存高得吓人,生猪养殖又在缩水,饲料需求本来就弱,阿根廷的低价豆粕一涌进来,国内油厂压榨利润可能更惨,豆粕价格估计还得跌。   不过,也有分析师提醒:这波降价是“提前透支预期”,10月31号后关税可能恢复,中国买家大概率会“分批买,见好就收”,不会一口气囤太多。   阿根廷这波“零关税”玩得挺猛,但本质是“拆东墙补西墙”,短期看,确实能回笼美元、稳住比索,但长期呢?农民赚了快钱,可能更不愿投资农业技术;港口物流的瓶颈,反而会限制出口潜力,更别说美国随时可能反制,全球大豆贸易格局随时可能再变天。   对中国来说,阿根廷降价是好事,但也不能太依赖,今年国产大豆增产明显,种植补贴高,农民种豆积极性上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底气”。   与其盯着国际市场的“价格战”,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国内大豆自给率上,毕竟,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比买谁的便宜豆更踏实。   阿根廷的“49天狂欢”还在继续,全球大豆市场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下,这场贸易博弈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远的“见招拆招”。

0 阅读:23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