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中国传来好消息!9月22日,北京临一云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S15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新疆哈密成功完成戈壁试飞,这意味着全球首台兆瓦级商用空中发电系统正式问世。 所谓浮空风电,说白了就是让风机漂浮在高空,利用比地面更强更稳定的风速来发电。 根据试飞系统公布的信息,S1500是个长60米的庞然大物,外形和飞艇差不多,内部带有一个巨大的气囊来保持浮空,系统搭载了12套100千瓦的发电机组,总发电能力达到兆瓦级。 它通过系留缆线和地面相连,既能传输电力,也能保持位置稳定。 在戈壁这种强风环境下进行全科目测试还成功了,说明它具备应对极端环境的能力。 为什么要做成浮空的?其实大家想想地面风机已经很常见了,全国高铁一跑,沿途都能看到一排排“风车”。 但它们的痛点也明显,一是建设受地形限制,平原地区容易建,南方丘陵和西部山区就难很多;二是风能资源分布不均,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合适的风;三是风速越高发电效率越高,而高空的风速普遍比地面大得多、更稳定,这就让人产生了一个“向天要电”的想法。 事实上,全世界不少国家在探索高空风能。 早在十几年前,美国、欧洲的一些实验室就做过类似的研究,比如用风筝状的装置来带动涡轮机,但始终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商用。 原因很简单,工程难度太大。 要解决浮空稳定性、长期可控性、极端天气环境下的可靠性等难关,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直到中国的S1500顺利完成戈壁试飞,才算是拿下了世界首台兆瓦级商用系统这个里程碑。 这件事和中国当前的能源格局其实关系紧密。 过去几十年,中国能源安全高度依赖煤炭,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谁都知道煤炭产量稳定,价格可控,但问题也显而易见,环保压力大。 后来国家开始大力推动风电、太阳能,从沿海到内陆,建了大量风电和光伏基地。 根据行业数据,到2024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将近5亿千瓦,全球第一。 但是,随着装机规模越来越大,优质风场越来越少,传统的陆上风电瓶颈渐渐显现出来。 想要继续扩展新的增长点,高空风电自然就成了突破口。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这么大的东西飘在空中,安全性如何?这个技术的难点也正在这里。 比如如何抗大风、雷电,如何保证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发电,如何长期维护,这些都不是小问题。 北京临一云川公司之所以能敢在戈壁做全科目试飞,说明他们已经至少在材料、气囊设计和控制系统上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案。 而且从公布的结果来看,S1500的成功是工程化层面的,意味着它不再只是试验室模型,未来有望批量推广。 这对于整个行业都是利好消息。 如果拉回到国家层面,S1500的问世契合了双碳战略。 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几十年内要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 而风电、光伏是两个最重要的支撑点。 浮空风电补强了原有风电的短板,能让清洁能源的份额更大。 尤其是解决峰谷差、可持续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后,它能成为新增发电量的重要来源。 这相当于为实现双碳目标打开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这是不是意味着能源就彻底不愁了?其实也不能这么想。 浮空风电虽然前景辽阔,但它还在起步阶段,距离全面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路,比如大规模并网、长期可靠性验证、成本控制,这些考验都还在后头。 但正因为如此,试飞成功才显得尤为重要。 这相当于是“能不能行”的第一道坎已经跨过去了,剩下的就是不断优化和规模化推广的问题了。
中国搞出了个大新闻!咱中国在新疆哈密弄成了个大事,全球最大的浮空风电机升空发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