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我认为智能电动车的产品形态,其实已经在收敛。就好像 iPhone 3、iPhone 4 之于智能手机。
但是用户体验的量变到质变还没有发生,比如说智能驾驶,使用的时长比例,这里还有很多可用性和通行效率的提升空间。我认为还有一两年的时间。
其他的座舱 AI、空间的体验,其实也都基本上在收敛了。
再往下发展,很多车企也在做通用 AI 的事情,智能汽车公司的外延会变大,每个公司的思路可能会不一样,这块还挺有意思的,可能还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吧。
李斌:我认为智能电动车的产品形态,其实已经在收敛。就好像 iPhone 3、iPhone 4 之于智能手机。
但是用户体验的量变到质变还没有发生,比如说智能驾驶,使用的时长比例,这里还有很多可用性和通行效率的提升空间。我认为还有一两年的时间。
其他的座舱 AI、空间的体验,其实也都基本上在收敛了。
再往下发展,很多车企也在做通用 AI 的事情,智能汽车公司的外延会变大,每个公司的思路可能会不一样,这块还挺有意思的,可能还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吧。
作者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汽车TOP
汽车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