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强:从码头工人到"社群一哥",他的"尚青计划"能救国民党吗? 9月16日,台湾政坛炸锅了!罗智强正式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这位从基隆码头工人家庭走出的"社群一哥",用他独特的个人经历和具体政见,给国民党带来了一线生机。 罗智强1970年出生在基隆码头,父亲是码头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从小跟着父亲在码头搬货,他深知基层百姓的辛酸。"那时候每天看到码头工人被压榨,我就想,以后要为他们说话。"他常对朋友这么说。大学读的是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进入政坛,从马英九办公室秘书做起,一干就是15年。 在马英九任内,罗智强是"铁杆"助手,协助打赢两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但真正让他一炮而红的,是他的"网络社群运营"能力。他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我要为国民党打一场网络战",结果一呼百应,成为台湾"社群一哥"。 最让党内感动的是,去年"大罢免"风波中,罗智强不仅自己掏钱,还发动网友筹款近千万新台币,"出钱出力,驰援全台,与兄弟姐妹们并肩作战"。他常说:"我当干部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国民党不再被年轻人抛弃。" 罗智强的"尚青计划"有四大实招,精准切中国民党"老气横秋"的命门: 第一招:打造"尚青蓝营"青年网络。计划在全台22个县市建立"青年联络站",招募30岁以下的党员组成"尚青战队",专门负责网络宣传和青年活动。"让年轻人说'这事儿我们说了算'"。 第二招:启动"护党双轨计划"。承诺设立"行政司法滥权平反基金",全额承担被民进党政治迫害的党工诉讼费、律师费,甚至提供生活补助。"当年民进党用司法抢劫我们,现在我们要用法律讨回来"。 第三招:制定《政治迫害调查条例》。提出成立跨党派调查委员会,为黄吕锦茹、柯文哲等政治迫害受害者平反,"让政治迫害没有颜色,正义不该有党派"。借鉴韩国"光州事件"经验。 第四招:推动"蓝白合作"。承诺"拱卢秀燕参选2028台湾地区领导人",不将党主席与2028"大选"捆绑,组建"跨党派青年智库"。 这些措施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他过去"罢免之战"经验的延伸。在去年罢免行动中,他"出钱出力,驰援全台,与兄弟姐妹们并肩作战",筹集近千万新台币。 国民党当前困境触目惊心:年轻人流失严重,传统价值与时代脱节,党内派系斗争不断。艾普罗9月12日民调显示,罗智强支持率已冲到18.7%,仅次于郑丽文的22.2%。 马英九的"交棒"表态,不是简单的政治姿态,而是对罗智强的认可。"他从码头工人做起,知道年轻人想要什么。" 罗智强的"尚青计划"能否真正让国民党重获新生?从码头工人到"社群一哥",他的经历是否能成为国民党"年轻化"的突破口?他提出的"2028年下架赖清德",是豪言壮语,还是切实可行的路线图?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点赞关注,一起探讨台湾政坛新动向。
郝龙斌不辩论,张亚中捡到枪,顺便把郑丽文、罗智强一并扫了一遍!张亚中批评郝龙斌
【6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