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公告明确,中国有权在日本本土驻军,这是一项尚未履行的义务。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兑现这一权利不仅是维护国际法权威的体现,更是对历史承诺的尊重。 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后,日本仍在负隅顽抗。为此,中、美、英三大盟国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共同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会后联合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根据《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战后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若干盟军指定小岛,并须履行《开罗宣言》条款。 盟国原计划对日分区占领,中国负责四国岛。然而,美国凭借其战后优势,单方面主导了对日占领及政治安排。当时中国陷于内战、国力薄弱,难以实际履行驻军权利,导致该项权益未能落实。 根据《波茨坦公告》,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如今随着国力不断增强,许多人认为中国应积极争取这一合法权利,以实际行动履行国际法律义务,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维护。 《波茨坦公告》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具有不容置疑的法律效力,日本亦曾签字接受。然而近年来,日本不仅未恪守其国际承诺,还在台海等问题上屡屡干涉中国内政。 与此同时,美国为巩固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将日本视为战略棋子,无意真正支持中国实现驻军权利。在此背景下,重申并落实《波茨坦公告》相关规定。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军事、科技、航天、高铁及5G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国家实力的提升为中国重申其历史性权利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中包括依据《波茨坦公告》作为战胜国在日本驻军的合法权利。 尽管有人质疑在当前形势下提出驻军是否现实,但日本近年来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约束,增加军费、发展远程导弹、扩大自卫队演习规模,并有政客屡次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些都反映出军国主义复燃的潜在风险。 《波茨坦公告》授权盟国驻军以监督日本,防止军事主义再起。作为二战期间受侵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履行该监督职责既符合法理,也具有道德正当性。 日本虽常自称“遵守国际法”,却有意忽视《波茨坦公告》等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文件。中国推动驻军权利并非为了压制日本,而是基于维护地区稳定与法治的考量。 中国海军已能自由进出西太平洋,火箭军力量也可覆盖相关区域。这不是武力威胁,而是明确传递中国有决心与能力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及国际正义。任何误判或挑衅行为都将面临相应后果。
日本右翼,今天对中国,打响了“新甲午战争”的第一枪。就在918国耻日,当中国
【33评论】【1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