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称:当地时间9月13日,胡塞武装使用多弹头超音速导弹,成功击

百日依山尽 2025-09-14 15:26:30

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称:当地时间9月13日,胡塞武装使用多弹头超音速导弹,成功击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多个“敏感目标”,多地警报声四起,造成数百万人躲进避难所,具体损失暂时不明。 此次袭击的核心武器被命名为“巴勒斯坦-2”型导弹。根据胡塞武装公布的技术参数,该导弹采用两级固体燃料推进,最大速度可达10马赫,这种速度使以色列现役的“铁穹”拦截系统有效反应时间缩短至不足15秒。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集束弹头设计,每枚导弹可释放24枚子炸弹,覆盖范围达3平方公里,这种设计明显针对城市密集区目标。 特拉维夫的防御体系在袭击中经历严峻考验。以色列军方事后声明承认,部分导弹突破多层拦截网,但未透露具体突破数量。 当地应急部门记录显示,爆炸造成至少12处建筑受损,其中3处为政府办公设施。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中,可看到导弹残骸坠落在雅法街区,引发小型火灾,消防部门耗时40分钟才控制火势。 胡塞武装的导弹技术来源持续引发猜测。军事分析机构通过残骸照片指出,“巴勒斯坦-2”的弹体材料与伊朗“法塔赫”系列导弹高度相似,特别是尾翼折叠机构的设计特征。 但该导弹的制导系统显现出独特改进,采用惯性导航与地形匹配复合制导,精度较早期型号提升3倍。这种技术融合反映中东地区武器研发的实用主义倾向——不追求全面自主,而是整合现有技术形成战斗力。 以色列的应对措施透露出战略调整。袭击发生后,国防军立即向红海方向增派“萨尔-6”型护卫舰,其搭载的“巴拉克-8”防空系统具备拦截超音速目标能力。 同时,内盖夫沙漠的“大卫投石索”中程拦截系统进入战备等级提升状态。更耐人寻味的是,以军首次公开承认正在测试激光防御系统原型,这种技术转向暗示传统拦截手段面临瓶颈。 地区局势因此产生连锁反应。也门政府军控制的马里布省,美制“爱国者”导弹系统突然向南部移动,疑似加强亚丁湾方向防御。 阿联酋空军则出动F-35战机,在也门海岸线外执行侦察任务,其挂载的“狙击手”先进瞄准吊舱,可实时追踪海上移动目标。这些动态显示,胡塞武装的导弹突破正在重塑中东军事部署格局。 从荷台达到特拉维夫,导弹轨迹勾勒出非对称战争的新形态。当传统军事强国依赖多层拦截网时,地区武装组织通过技术整合与战术创新,正在改写力量平衡。 胡塞武装此次使用的集束弹头,虽遭国际社会诟病,却客观上增加了防御难度。这种“非正规但有效”的作战模式,或将引发更多模仿者,使中东安全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0 阅读:32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