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求购霹雳-17,400公里猎杀圈,印度如何应对? 巴基斯坦传出寻求引进中国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的消息,印度媒体率先慌了。这款弹长6米、射程直奔400-500公里的空中狙击枪,不是单纯比拼射程的武器,而是要彻底颠覆南亚空战的“体系破局者”。 美国最先进的AIM-120D导弹射程仅160公里,霹雳-17的打击范围几乎是它的3倍,这意味着空战从“面对面格斗”直接进入了“超视距斩首”时代。 很多人觉得武器强就行,但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印度“阵风”战机号称搭载先进的“幽灵”电子战系统,却被巴基斯坦的霹雳-15导弹接连击落,最终巴方确认战果包含4架“阵风”,甚至有一架被击伤后因无法修复直接报废。 巴基斯坦早已搭建起的“发现-引导-打击”体系。ZDK-03预警机提供全域探测,Link-17数据链实现实时联动,歼-10CE战机可以不开雷达静默发射,导弹靠中继制导精准命中160公里外的目标。 印度看似有先进战机,却因卫星被干扰、指挥链路中断,陷入看得见打不着、被打了找不到的被动,这正是体系作战的降维打击。 霹雳-17的到来,会把这种体系优势放大到极致。它的厉害之处远不止射程远:三脉冲发动机能三次点火加速,末端以6马赫速度和15G过载冲刺,一旦锁定目标几乎无法逃逸;红外+有源相控阵雷达复合制导,能分辨0.01摄氏度的温度差异,就算是F-35这样的隐身战机也难遁形,更别说印度的预警机、加油机这些“空中命脉”。 对巴基斯坦来说,引进霹雳-17不是要主动挑事,而是精准拿捏了印度的命门。印度空军的优势依赖预警机的战场指挥和加油机的航程延伸,一旦这两类目标被400公里外的霹雳-17猎杀,印度战机的作战半径会直接缩水,先进的“阵风”“苏-30”再强,也会变成“没头苍蝇”。 从霹雳-15在实战中证明价值,到霹雳-17即将落地,中国外贸武器早已跳出“性价比”的老标签,转向“体系化输出”。巴基斯坦得到的不只是一款导弹,而是一套“远程拒止+精准打击”的完整解决方案。 既有能打400公里的“矛”,也有预警机、数据链组成的“盾”。这种模式让中小国家不用追求武器数量优势,就能靠技术代差和体系协同,实现对强敌的有效制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