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落下帷幕?11月26日,泽列斯基发表声明,宣布乌克兰正式开启由美国主导的和平协议的核心实施阶段。 11月26日泽连斯基那声“开启和平协议核心实施阶段”的声明,听着像给打了近四年的俄乌冲突划上了道休止符,实则更像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后的无奈喘息,说白了就是三方势力拉扯到筋疲力尽后的临时歇脚,跟真正的“落幕”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场由美国主导的“19点协议”,从头到脚都写着“算计”二字,乌克兰的妥协是被逼的,美国的推动是算准了的,俄罗斯的旁观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 先说说乌克兰这头的处境,那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2025年冬天的顿巴斯前线早就不是什么“防线”了,说是筛子都客气,哈尔科夫方向30%的兵力缺口摆那儿,等于每三个阵地就有一个没人守,新兵训练周期从6个月直接砍到72小时,刚学会扣扳机、认不清敌我标识就被推上战场,更别说65岁的老兵重新披挂上阵,这哪是打仗,简直是拿人命填窟窿。 之前乌军还想靠突袭库尔斯克州抢点谈判筹码,结果一万多部队差点被包饺子,俄军从废弃天然气管道里爬15公里绕后偷袭,把乌军阵地搅得稀烂,最后只能灰溜溜往回撤,精锐部队打光了不说,连美制“斯特赖克”装甲车、德国“黄鼠狼”步兵战车都损失了一大堆,手里没兵没装备,谈判桌上自然硬气不起来。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欧盟委员会刚把2025年乌GDP增速预期从2%砍到1.6%,看着数字不起眼,背后却是能源设施被炸得千疮百孔,农业产出拦腰斩断,通货膨胀飙到13.1%,老百姓手里的钱贬得跟纸差不多。 政府更是捉襟见肘,为了凑军费把军税从1.5%提到5%,就算这样1到8月也就收了1033亿格里夫纳,连国防开支的零头都不够,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飙升到23.8%,等于每天都在靠借债续命。 屋漏偏逢连夜雨,泽连斯基政府还爆了上亿美元的能源腐败案,牵扯到他早年合伙人不说,连总统办公室主任都被架在火上烤,美国特使直接取消会面拿捏着,这时候不签协议,怕是连政府运转的钱都没地方要了。 再看美国这波操作,说是主导和平,不如说是算准了时机“止损抽身”。自冲突升级以来,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堆到了1750亿美元,光军援就有635亿,可特朗普政府一上台就换了嘴脸,不仅把援助当成筹码,逼着乌克兰签矿产协议,想用资源抵账,还琢磨着把之前的援助改成1230亿美元债务,这算盘打得,隔着大西洋都能听见响。 美国国内的事儿更让特朗普头疼,国会以427∶1的票数通过《爱泼斯坦档案透明法案》,30天内就得公开所有调查材料,这波内政压力快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急着在乌克兰问题上搞出点“政绩”对冲风险。 再说援乌这事儿早就不是美国的优先级了,欧盟想把对乌军援提到400亿欧元都被意大利、匈牙利顶了回去,美国自己也不想再当冤大头,干脆拉着俄罗斯搞出份协议,既能体面抽身,又能卖个人情给俄方,顺便还能攥着乌克兰的矿产资源,简直是一举三得。 俄罗斯那边的态度就有意思了,表面上“始终对谈判持开放态度”,实则是冷眼旁观看美乌唱双簧。普京说协议“可能成为和平解决的基础”,这话听着客气,潜台词却是“反正我不吃亏”。 要知道俄军这会儿在战场上正占着便宜,11月刚把乌东重镇波克罗夫斯克攥在手里,库尔斯克州那边也夺回了7个村庄,乌军的反扑连自家边境都没打出去。 虽然俄罗斯经济也面临通胀和税负加重的压力,但比起乌克兰的濒临崩溃可强太多了,更何况协议里藏着俄方想要的实利:乌克兰要把“不加入北约”写进宪法,北约还得排除乌入约可能,西方对俄制裁全面解除,连被冻结的海外资产都能解冻,还能重返G8。 这些条件正好踩在俄罗斯的核心诉求上,所以即便协议没完全承认领土变更,俄方也乐意坐下来谈——反正战场主动权在手里,谈不拢大不了接着打,谈成了就是稳赚不赔。 最关键的是,这“19点协议”压根没解决核心矛盾,不过是把问题往后拖。协议是从之前的“28点草案”改来的,乌克兰要放弃顿巴斯实际控制,俄军却不用退全部地盘;美国承诺给安全保障,却没说真打起来会不会出兵;欧盟嘴上喊着“支持乌克兰入盟”,可匈牙利带头反对,连“重新武装欧洲”的1500亿欧元贷款计划都因为各国不愿背债卡了壳。 英国智库研究员说得直白,“俄罗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乌克兰几乎什么都得不到”,这话虽然扎心,却是实话。泽连斯基自己也含糊,说要“尊严的和平”,可手里没兵没粮没援助,哪来的尊严?不过是顺着美国的意思给台阶下。 说到底,这所谓的“和平缝隙”,不过是美俄把乌克兰当棋盘下出来的阶段性结果。乌克兰为了活下去只能妥协,美国为了内政和利益选择收缩,俄罗斯为了实利愿意坐下谈,三方各取所需凑出个协议。但只要克里米亚、顿巴斯的归属问题没解决,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警惕没消除,乌克兰的生存危机没真正缓解,这根弦就还绷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