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这份情,中国14亿人民记下了!澳大利亚一个智库提醒日本,如果跟中国发生冲突,

文史小将 2025-11-28 01:49:59

朝鲜这份情,中国14亿人民记下了!澳大利亚一个智库提醒日本,如果跟中国发生冲突,朝鲜一定会参与,看来这次西方智库并不笨,朝鲜肯定会出手。 一份来自澳大利亚智库的评估报告,让日本列岛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份报告并非枯燥的经济预测,而是关于安全与战略博弈的现实分析:一旦台海局势紧张,日本如果借机在南方采取行动,就必须面对北方潜在的直接威胁——来自朝鲜的军事压力。 西方观察者的视角很明确,洛伊研究所直接点出了东北亚战略中经常被忽视的一环。 《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61年签署,条约第二条明确规定:“一方受武力攻击,另一方应尽全力给予援助。”这一条款不仅法律上有效,2021年中朝双方还确认续签,使条约效力延伸至2041年。 让日本不得不谨慎的是,朝鲜并非只会口头威胁。 近年来在欧洲的俄乌冲突中,朝鲜的军事行动展示了其执行力:数千个装满弹药的集装箱被送到前线,上万名特种部队甚至直接参与了防御行动,乌克兰方面也确认了对峙情况。 这让日本防卫部门意识到,如果朝鲜能够在远离本土的战场上采取实际行动,那么面对近在咫尺、存在历史恩怨的日本,如果介入中国周边事务,朝鲜会毫不犹豫采取反制。 日本目前陷入了典型的“战略困境”。一方面,他们在西南诸岛部署射程超过千公里的“12式”导弹,并在与台湾相隔不足110公里的与那国岛布设电子战部队。 另一方面,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等人仍强调所谓“命运共同体”。但澳大利亚智库指出,日本存在一个根本问题:两线作战难以兼顾。如果兵力大规模调往南方,国内防御就会留下空档。 朝鲜并不需要大规模跨海行动。 半岛上的火箭炮、导弹和常规火力,只要展示存在,就足以让日本自卫队不得不回防。 而核威慑能力更让东京无法掉以轻心。这是一种非对称威慑,用相对低的成本施加压力,使日本在战略上首尾难顾。 中朝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为这种威慑提供了基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朝双边贸易额达到14.91亿美元。中国向朝鲜提供工业设备和民生物资,而朝鲜的矿产资源也优先供给中国。在疫情高峰期间,朝鲜即便自身条件有限,也向中国提供防疫物资。 历史上的合作基础,例如志愿军时期的配合和战壕中的相互支援,使这种战略互信延续至今。 中国在半岛问题上始终保持支持态度,帮助朝鲜应对制裁压力,同时维护地区安全。每当美国推动“以台遏华”战略,或者日本政客在台湾问题上发声时,平壤总会快速表态,强调台湾属于中国内政,是双方共同的底线。 现在的局势已经相当清晰:所谓的“第一岛链”封锁在真正的中朝战略协作面前显得脆弱。 日本若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来做出投机行动,必须清楚自身所处的地理和战略夹角。 金正恩亲自承诺的“反侵略防线”和条约中规定的“全力援助”,就像悬在日本头顶的一把利剑。在这个局面下,任何在台海挑起紧张的人,都需要考虑背后可能迎来的直接威慑和军事压力。

0 阅读:0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