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过就加入”,对小国来说不知道是悲哀还是幸运——1944 年 10 月 20 日,芬兰,罗瓦涅米。芬兰士兵正在清理被德军纵火焚毁的粮食仓库。 罗瓦涅米是芬兰北部拉普兰地区首府,位于北极圈附近,二战期间是芬兰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1944 年 9 月,芬兰与苏联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退出轴心国阵营并承诺对昔日的盟友——德国宣战(史称 “拉普兰战争”)。在此情况下,德军被迫从芬兰北部撤退。为阻止芬兰军队利用己方遗留的物资,撤退的德军实施 “焦土政策”,破坏并烧毁了很多城市的仓库、交通设施和民用建筑,粮食仓库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储备点被优先焚毁。 算下来,芬兰和德国交战,双方一共才伤亡了3000余人(德军伤亡2000人,芬兰伤亡1000人),没有什么重大战役。但由于德军的“焦土政策”,导致芬兰出现了10万人以上的难民,经济损失十分沉重。战后,盟军把指挥撤退的德国将军洛塔尔·伦杜利克(Lothar Rendulic,参见图2)抓去判了10年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