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菲律宾人发帖称,中日两国气氛紧张,他原本发了篇短文想批判中国大陆民众喊战的这

未央细说 2025-11-27 17:21:43

一个菲律宾人发帖称,中日两国气氛紧张,他原本发了篇短文想批判中国大陆民众喊战的这种危险想法,没想到从菲律宾到马来、新加坡、印尼的华人,清一色站队“能打日本太好了”,尤其是听到日本可能介入台海,更是直言“终于能为二战讨公道”。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历史记忆,是祖辈用血泪换来的集体觉醒。   就说新加坡,现在看着繁华安稳,可老一辈华人只要提起1942年,双手都会忍不住发抖,当年日军攻占新加坡后,立刻将这座“花园城市”变成了屠杀场,日军第25军司令山下奉文亲自下令,以“反日分子”的罪名对华人展开系统性清洗,他们在樟宜海滩、巴西班让码头、武吉知马操场等多地设立甄别点,把华人不分老幼集中起来,用刺刀逼问“是否支持中国抗日”“是否给重庆政府捐过款”,稍有迟疑就直接捅倒在地。   更有甚者将整批华人驱赶到海边,用机枪扫射后把尸体推入大海,让海水都被染成暗红,腥味数月不散,短短六周内,2到5万华人倒在血泊中,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人遇害,街道上随处可见无人认领的尸体,父母抱着死去的孩子痛哭,妻子在尸堆中寻找丈夫,曾经的家园彻底变成人间炼狱。   这种深入骨髓的恐惧,让“勿忘日军暴行”成为新加坡华人社区的集体家训,每年2月15日的“全面防卫日”,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参观战争纪念公园,让年轻人触摸历史的伤疤。   马来西亚当年在被日军入侵时,不仅推行“三光政策”,烧毁华人村庄、掠夺粮食财物,还专门针对支援中国抗日的华人社区展开报复,他们把反抗者绑在树上当靶子射击,将拒不合作的华人首领当众斩首示众。   更残忍的是,日军强征了数万马来西亚人修建泰缅铁路,这条被称为“死亡铁路”的工程,每一公里都埋着劳工的尸骨,劳工们在热带雨林的酷热潮湿环境中劳作,每天要干16小时以上的重活,只能得到少量发霉的米饭和野菜,还要遭受日军的鞭打虐待,最终3万被征劳工中仅有一半活着回家,其余人永远留在了铁路沿线的乱葬岗,他们的亲人甚至不知道尸骨埋在何处。   除了人身迫害,日军还通过强制缴纳“奉纳金”榨取华人财富,规定华人富商必须捐献家产的三分之一,普通家庭也要交出所有积蓄,不从者就抄家灭门,许多华人因此一夜赤贫,毕生积累化为乌有。   印尼的华人更懂这种痛,日军占领印尼后,先是假意拉拢华人,利用他们对抗荷兰殖民当局,承诺“赶走荷兰人后给华人平等权利”,可一旦掌控局势就立刻露出獠牙,他们刻意煽动当地土著对华人的仇恨,散布“华人囤积粮食”“华人勾结荷兰人”的谣言,甚至给原住民发放武器,纵容他们抢劫华人商铺、焚烧华人住宅;随后又以“维持秩序”为名,对华人展开大规模清剿。   在泗水、雅加达、三宝垄等城市,日军挨家挨户搜捕华人,不分男女老幼,或用刀砍,或用枪射,或活埋,或驱赶到河里淹死,泗水的布兰塔斯河上漂浮着无数华人尸体,堵塞了河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   菲律宾的华人同样有着血泪交织的记忆,1941年日军攻占马尼拉后,对华人展开了残酷的“马尼拉大屠杀”,尤其是针对支持中国抗日的侨领和富商——日军将华人集中关押在圣地亚哥堡,进行严刑拷打,逼迫他们交出财产,不少人被折磨致死;在巴石河沿岸,日军甚至开展“杀人竞赛”,以斩杀华人为乐,整个二战期间,菲律宾华人伤亡超过10万人,占当时侨民总数的四分之一,许多华人家庭惨遭灭门,曾经繁华的华人区被烧成一片焦土。   这些血债从未被偿还,日军的暴行也从未被真正忏悔,更过分的是,现在的日本不仅在教科书里篡改历史,将“侵略”改为“进出”,否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罪行,还在台湾附近的与那国岛部署导弹,甚至宣称要“保卫台湾”。   这种赤裸裸的挑衅,无疑是在东南亚华人的伤口上撒盐,让他们亲眼看到侵略者的后代不仅没有悔改之意,反而要重走军国主义老路,要再次把战火引向亚洲,把华人再次推向苦难的深渊。   所以当听到“可能打日本”的声音时,东南亚华人的站队不是好战,而是对历史正义的渴求,是对祖辈血泪的告慰。   历史记忆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反而会在侵略者的持续挑衅中愈发清晰,成为凝聚华人力量的精神纽带,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战争,而是忘记历史的纵容,是对侵略者的姑息养奸,祖辈用血泪换来的教训,让他们深刻明白,面对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唯有团结反抗、以战止战,才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才能让后代不再经历战火纷飞的苦难。   你觉得东南亚华人的集体觉醒,会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产生怎样的遏制作用?面对日本的挑衅,亚洲国家还能有哪些联合反击的举措?评论区聊聊呗!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未央细说

未央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