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份,缉毒队长明正彬带队捣毁了一个贩毒窝点,缴获了毒品20多公斤,然

枕猫啊大世界 2025-11-27 16:38:08

1992年9月份,缉毒队长明正彬带队捣毁了一个贩毒窝点,缴获了毒品20多公斤,然而在罪犯中,他竟然发现了自己的侄子。 那一年的案子,惊动不小。 明正彬带队收网,在一处贩毒窝点当场缴获了海洛因20多公斤。那时候的20公斤是什么概念?足以让无数个家庭家破人亡,也足以让贩毒者把牢底坐穿甚至掉脑袋。 但在清点抓获的嫌疑人时,明正彬愣住了。人群里有一个熟悉又惊恐的面孔——那是他亲哥哥的儿子,他的亲侄子。 你试想一下那个场面,一边是国法,一边是骨肉。旁边的同事都尴尬了,不知道该不该避嫌,小声问他:“队长,咋办?” 明正彬当时的回答只有冷冰冰的几个字:“怎么办?按法律办!” 这一刻,他不是叔叔,他是警察。 后来,案子判了。包括他侄子在内的6名毒贩,全部被判处死刑。20多公斤的毒品交易,谁也保不住他,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最扎心的一幕发生在行刑前。明正彬的哥哥,也就是嫌疑人的父亲,给他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父亲绝望的请求:“家里太穷了,实在拿不出钱来收尸,你能不能帮着火化了,把骨灰送回来?” 听到这话,这个在枪林弹雨里都没眨过眼的汉子,泪水夺眶而出。 后来有记者问他:“你就真的不能改变你侄儿子的命运吗?” 明正彬沉默了很久,说了一句让人心碎的大实话:“我无法改变他参与贩毒20多公斤的事实。” 这句话太沉重了。他救了无数被毒品侵害的陌生人,却救不了自己走上邪路的亲人。这种痛,恐怕只有深夜里独自抽烟时,他自己最清楚。 你以为大义灭亲后,生活就能平静吗?在云南边境那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平静是奢侈品。 毒贩子恨明正彬,恨到了骨子里。 在那个年代,境外的大毒枭直接开出了500万人民币的悬赏,只为买明正彬的一颗人头。那时候的500万,是一笔天文数字,足以让无数亡命之徒疯狂。 明正彬怕吗?他说过一句话:“缉毒就没有退路。你越怕,他们就越凶狠。” 这话不是用来耍帅的,是他用命换来的经验。 1993年,明正彬去卧底。这活儿可不是演戏,没有导演喊“咔”。他孤身一人深入虎穴,面对的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当时有个女毒枭的手下叫“黑头”,这家伙生性多疑,手里晃着一把上了膛的手枪,直接在明正彬脸上比划,最后黑洞洞的枪口死死顶在他的脑门上。 为了杀鸡儆猴,“黑头”当着明正彬的面,把另一个同伙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然后恶狠狠地盯着明正彬说:“这就是背叛我们的下场!” 这种心理博弈,只要眼神稍微露出一丝怯意,或者心跳稍微乱一拍,明正彬可能就回不来了。但他硬是扛住了,不仅活着走了出来,还把这伙人一锅端了。 这种在生死边缘反复横跳的日子,他过了整整15年。 英雄也是人,也有软肋。毒贩子动不了他,就把黑手伸向了他的家人。 1999年8月,明正彬正在昆明指挥侦破一起特大贩毒案。前方捷报频传,缴获了200多万现金和豪车。可就在同一天,后方传来了噩耗——他的家被人放火烧了。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那个叫“蒋三”的缅甸毒枭,花了10万块钱雇了6个杀手,目标只有一个:绑架明正彬年仅3岁的儿子。 咱们普通人听到这种消息,估计魂都吓飞了。 那天凌晨3点,歹徒往明正彬家里扔了3个汽油燃烧弹。火光冲天,好在发现及时,家人拼死扑救,才捡回了几条命。 等到明正彬匆匆赶回家,看着一片狼藉的房子,看着惊魂未定的妻子和熟睡中差点被绑架的儿子,这个铁打的汉子崩溃了。 他坐在床边,死死盯着儿子的脸。儿子醒了,迷迷糊糊叫了一声“爸爸”。 那一刻,明正彬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愧疚感像潮水一样把他淹没。他说:“如果我整天守在摇篮边,我儿子长大后肯定会感激我,但绝对不会为我自豪。” 后来,他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妈妈别怪我》。首映式上,看着大银幕上那些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情节,明正彬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情节都源于我的经历。” 2004年,他站在了“感动中国”的领奖台上。颁奖词写得极好:“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够夺人心魄,是因为那是铁与血的交响。” 毒贩子在他面前,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而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 明正彬后来仕途辗转,从公安局长做到玉溪市副市长,再到省信访局局长,直到后来任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职位在变,但那股子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底色,从来没变过。 那个1992年的9月,对他来说,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也是一枚永远闪耀的勋章。 他用最残酷的方式,证明了法律的公平;也用最决绝的背影,挡住了试图跨过边境的黑暗。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枕猫啊大世界

枕猫啊大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