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的一天,桂柳战场,炮兵排长林竞远接到团长电话命令他赶快开炮,他拒绝

枕猫啊大世界 2025-11-24 14:23:28

1944年9月的一天,桂柳战场,炮兵排长林竞远接到团长电话命令他赶快开炮,他拒绝。 这仗还没打的时候,林竞远就跟团长“杠”上了。 当时的情况是,93军要在全县黄沙河布防。团长给林竞远的命令很简单:带着两门战车防御炮,配合步兵死守公路。 那时候国民党的军队穷啊,反坦克炮这种“高科技”玩意儿,简直比大熊猫还珍贵。团长千叮咛万嘱咐,甚至放出狠话:“炮要是丢了,我就枪毙你!” 按照常规战术,为了保护这金贵的火炮,应该把阵地设在后方安全地带,进行远程支援。可林竞远是个“愣头青”,他直接回绝了团长的建议,坚持要把炮推到最前线,甚至要和步兵战壕平齐。 团长气得吹胡子瞪眼:“你小子疯了?放在前面,鬼子一发炮弹过来,你连人带炮都得成灰!” 林竞远当时脖子一梗,说了句大实话:“炮放在后面是安全,但我打不到战车啊!这玩意儿射程有限,离得远了就是给鬼子挠痒痒。阵地要是丢了,留着炮有什么用?” 团长拗不过他,最后只能咬牙切齿地同意,但那句“丢了炮就砍头”的军令状,像把利剑一样悬在了林竞远头顶。甚至为了这几门炮,团里还专门派了一个工兵排帮林竞远修路,就为了万一情况不对能赶紧跑。 这哪是打仗,简直是在走钢丝。 第二天,真正的考验来了。 日军大概是在前一天吃了一点苦头,这次学乖了。先是飞机轰炸,接着是重炮洗地,把黄沙河阵地梨了一遍。紧接着,日军的97式中型坦克掩护着步兵,气势汹汹地冲了上来。 在望远镜里,日军坦克的膏药旗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时候,团长的电话打过来了。看着前面黑压压的敌人,团长急了:“林竞远!赶快开炮!压住他们!” 当时的距离大概是八九百米。对于战防炮来说,这个距离虽然在射程内,但想要精准击穿移动中的坦克装甲,难度极大。 林竞远握着听筒,手心里全是汗,但语气冷得像冰:“不行,太远了,没把握。” 团长在电话那头估计都要拔枪了:“再不开炮就枪毙你!” 林竞远直接把电话挂了。他转头盯着炮手,压低声音吼道:“谁也不许动!听我口令!” 战车履带的咔咔声越来越近,七百米、六百米、五百米…… 身边的步兵兄弟们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喘,所有人都盯着那两门黑洞洞的炮口。这时候开炮,不仅能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更能缓解心理压力。但林竞远就像一尊雕塑,死死盯着测距仪。 他心里清楚,这就是一场心理博弈。日军坦克也在试探,如果此时开火,无法一击毙命,反倒会暴露火力点,招来日军的一顿覆盖式炮火,那就真的全完了。 三百米! 鬼子的坦克甚至能看清驾驶员的轮廓了。 就在这一瞬间,林竞远猛地挥手:“打!” “轰!” 早已蓄势待发的第一发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地砸在领头那辆坦克的正面装甲上。 但这鬼子的坦克还在动!林竞远没有任何犹豫,吼出了第二声:“补一炮!” 第二发炮弹紧接着钻进了同一辆坦克。这一回,那钢铁怪兽终于趴窝了,冒起了黑烟。紧接着,另一门炮也发威了,将后面的一辆战车炸伤。 日军完全被打懵了。他们没想到在这个距离上,中国军队竟然还藏着这么凶猛的火力点。跟在后面的三辆坦克一看形势不对,掉头就跑,剩下的步兵没了掩护,也像退潮一样散了去。 要是换一般人,打了胜仗肯定得欢呼庆祝,或者乘胜追击。 但林竞远接下来的举动,让手底下的兵都看不懂了。看着鬼子退去,他立刻下令:“全员撤退!拉着炮跑!” 有个新兵蛋子不乐意了,嘟囔道:“排长,你这也太怕死了吧?咱们刚打赢,怎么就跑了?” 林竞远没空解释,踹了那兵一脚:“少废话,快跑!” 一群人拉着几百斤重的火炮,像兔子一样窜进了预备阵地。 就在他们刚刚离开原本阵地不到五分钟,天空中传来了尖锐的呼啸声。日军的报复性炮火到了。 一瞬间,刚才林竞远他们待的地方,被密集的炮弹覆盖,泥土被炸得翻起几米高。这时候,那个刚才还抱怨的新兵脸色煞白,看着远处的火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就是林竞远。他不仅有不怕死的勇气,更有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智慧。 团长后来知道了这事儿,电话又打来了,这次语气完全变了:“老弟啊,还是你有办法!现在战车退了,你也没事了,记一大功!” 抗战胜利后,林竞远脱下了军装。但他的人生命运,并没有因为战争结束而归于平庸。 1951年,这位曾经的炮兵排长回到了家乡福州,重新拿起了书本。这一次,他考入了厦门大学。 从拿炮弹的手,变成了拿试管的手。毕业后,他成为了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 这真的是一个极具画面感的转变。前半生,他用火炮摧毁敌人的战车,保卫破碎的山河;后半生,他用科学技术研制建筑材料,建设新生的国家。 后来有人问晚年的林竞远,当时怕不怕团长真的一枪崩了他。 老人家只是笑了笑。我想,在那个日寇坦克压境的瞬间,他心里恐怕根本装不下个人的生死荣辱。他的眼里,只有那不断逼近的钢铁履带,和身后必须要守护的每一寸土地。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枕猫啊大世界

枕猫啊大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