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昨晚(11月26日晚)报道:“德国总理默茨星期三(11月26日)说,俄罗斯总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1-27 15:53:42

外媒昨晚(11月26日晚)报道:“德国总理默茨星期三(11月26日)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必须承认,他别无选择,无法成功结束乌克兰战争。” ​[机智]评几句:在解决俄乌冲突的方案中,欧洲现在是越来越边缘化了,但是欧洲领导人并不甘心,也不愿意承认。如果德国总理默茨是欧洲嘴炮王者第二名,第一名则肯定是法国总统马克龙。 默茨的言论更像一场政治表态。德国作为欧盟经济引擎,对乌援助已达百亿欧元,却未能在冲突调解中获得对等话语权。 马克龙11月25日刚表态,称特朗普的和平方案“方向正确但需改进”,反对“等同于投降的和平”,言辞强硬却缺乏实际支撑。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已向乌克兰提供近1400亿欧元援助,其中军事援助达493亿欧元,却始终难以主导停火谈判。 美国提出的28点新和平计划,直接召集乌、欧代表在日内瓦会谈,俄罗斯虽知情却只愿与美方直接沟通。 欧洲内部早已分歧严重。欧盟曾计划将2025年对乌军事援助增至400亿欧元,最终因多国反对缩水至50亿欧元。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债务率超GDP的100%,财政压力下不愿继续加码援乌,法国态度暧昧,德国孤掌难鸣。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明确表示,欧洲的和平方案对俄方不具建设性,不符合俄方利益,直接无视其话语权。 冲突持续数年,欧洲能源危机、通胀高企的后遗症仍在发酵。普通民众对战争的厌倦情绪日益浓厚,抗议声浪渐起。 马克龙主张乌克兰重建军队不应受限,还称欧洲有权决定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却忽视俄方不会妥协的现实。 默茨口中“普京无法成功结束战争”的论调,无视俄罗斯在战场的实际控制范围,更像是自我安慰的政治话术。 国际社会的调解重心早已转移,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多次提出和平倡议,获得更多国家响应与支持。 欧洲领导人的强硬表态,更多是为了维持内部团结和对美姿态。实际上面临援乌乏力、调解无门的尴尬处境。 德国国内制造业因能源成本上涨遭受重创,多家企业迁移海外,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持续累积。 法国的“嘴炮”背后是雄心与实力的失衡。马克龙想借俄乌冲突提升欧洲影响力,却始终摆脱不了对美依赖。 俄乌冲突的解决,终究需要冲突双方坐下来谈判。第三方的表态若脱离实际,只会加剧矛盾,延误和平进程。 欧洲若想重新获得话语权,不应只停留在口头强硬,而应拿出兼顾双方利益的务实方案,推动平等对话。 历史经验证明,战争没有赢家。只有摒弃对抗思维,通过外交途径化解分歧,才能真正实现持久和平。 国际社会应秉持客观公正立场,鼓励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反对拱火浇油的言行,为停火谈判创造条件。 欧洲的边缘化源于其战略依附性与内部分歧。唯有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凝聚共识拿出实招,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我们期待各方都能保持理性克制,放下地缘政治算计,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念,共同推动俄乌冲突早日结束。默茨对华政策 默茨访华 默茨对华关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